经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思考
时间:2024-02-0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s,简称ESO)制度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与之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亦尚未完全定型。在对现有的几种经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笔者将提出关于我国经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新设想。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意义与实施
一、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引入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是为了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长期激励制度。该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取得了广泛应用。根据布莱克与斯科勒斯期权定价理论的估算结果,1998年全美100家大企业的薪酬中有53.5%来自于股票期权。在美国财富排名前1000位的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对经理人员实行了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许多新兴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也对经理股票期权制度青睐有加。
二、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义与特点
经理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公司重要雇员(尤其是高级经理人员)的一种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持有这种权利的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行权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在一定时期后将所购入的股票在市场上出售。然而,股票期权本身不可转让。股票期权实质上是公司给予其高层管理人员的或有报酬,该报酬能否取得完全取决于公司激励目标(股价超过行权价格)能否实现。
三、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现代企业是财务资本和经理知识能力资本之间的复杂合约。企业的人力资本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为了充分动员企业里的各种人力资本,即发展"激励性契约",经理股票期权成为一种企业首选的激励制度安排。这是委托方(一般是企业股东)与受托方(一般是企业经理人员)长期博弈的结果。企业经理人员是企业股东的代理人和受托者,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存在给定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由于给定契约不完备,企业家精神即企业家的价值取向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固定支薪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成败与经理人员的收益之间表现出弱相关性,因此,企业家的积极进取精神不会自发形成。相反,这种弱相关性还会诱导出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经理人员出于对个人收益率的考虑,可能会倾向于放弃那些短期内会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却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计划。这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调整激励制度的安排。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经过多次博弈,最终选择了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利用股票指数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利用股票指数期权和股票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策略。通过具体例子解释了如何利用看涨股票指数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以及股票指数期货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文章指出,股票指数期权可以锁定价格变动的风险并获取有利收益,而股票指数期货主要锁定风险但可能放弃获利机会。这
-
为什么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会出问题?
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分析了制度设计本身和实施环境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特别关注了股票期权制在转轨经济中的适用性。文章还指出国有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的原因并非只是激励不足,而是与经理的特权有关。国有上市公司经理正分享两种体制的好处,却没有承担成本,导致公司
-
克·修斯的期权定价模型在股票指数期权定价中的应用
克·修斯的期权定价模型在股票指数期权定价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欧式看涨和看跌股票指数期权的定价公式,并使用具体示例解释了如何根据给定条件计算期权定价。通过该模型,投资者可以计算出股票指数期权的合理定价,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原始股上市后的交易方式
原始股上市后的交易方式。原始股上市后被称为限售股,需等待一年后才能交易。交易途径包括:一是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发行方式,包括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二是通过证券交易场所内的股份转让方式。发起人的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而其他股份需遵守证券交易规则进行转让
-
交易所调整交易保证金比例的综合考虑因素
-
什么是熔断机制?
-
公司股票境外上市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