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结算制度是指证券交易中,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证券公司之间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投资者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体现为“两段式法律结构”。根据证券法第112条规定,证券公司根据成交结果承担清算交收责任,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根据成交结果与证券公司进行证券和资金的清算交收。
现代证券交易一般采用分级结算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证券公司等结算参与人进行资金和证券的一级结算,而证券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二级结算。分级结算制度有助于提高结算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同时,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可以组织以结算参与人为单位的多边净额结算,简化交收过程,提高效率。
在证券交易分级结算制度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负责一级结算,即与结算参与人进行交收。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以结算参与人为单位对其达成的交易进行清算,然后与每个结算参与人进行交收。在资金交收方面,通常采用结算银行代为扣款。一级结算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普遍采用。
二级结算由结算参与人负责,即根据一级清算结果,结算参与人与投资者进行证券和资金的交收。在资金交收方面,结算参与人直接在投资者的资金账户中进行贷记或借记。在证券交收方面,根据不同的证券账户和持有体制,存在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结算参与人直接对投资者证券账户进行操作,另一种是结算参与人委托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证券划拨事宜,并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维护投资者证券账户持有余额记录。
契约型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的障碍及可能性。由于信托计划的限制,契约型私募基金在新三板市场投资存在障碍。证监会对契约型基金的监管要求基金备案并披露投资人信息,未来随着相关机构的完善,契约型基金有望在Pre-IPO领域投资。同时,证券公司集合计划可投资
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证券部席位号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投资者需特别注意填写正确的席位号,以及转托管业务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如红股和红利领取地点、配股权证的处理等。同时,也介绍了B股转托管业务和境内个人投资者的转托管限制。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金融负债性质。可转换债券是一种股权和债权兼具的金融工具,被视为负债并纳入负债类别。它具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以及可转换性,即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将债券转换成股票。此外,它还具有股权性和债权性的双重特征。本文从会计角度详细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
债券相关的多种文件,包括债券说明书、债券承购协议、债券受托协议、债券登记代理协议、债券支付代理协议和律师意见书。这些文件分别详细描述了债券的发行条件、条款、发行方式及各方职责义务等。其中,律师意见书是针对债券发行相关问题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