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法法律法规 > 证券法司法解释 > 证券虚假陈述可诉讼索赔,股民维权切莫踏入五大误区

证券虚假陈述可诉讼索赔,股民维权切莫踏入五大误区

时间:2025-01-1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499
近年来,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信披违规)受到证监会、财政部、法院等有关部门惩处的事件屡见报端,股民维权意识也越来越高,很多股民在受到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侵害时,不再选择观望,而是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将上市公司告上法庭。

股民索赔或维权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一、股市风险与侵权赔偿

股民损失并非完全来自市场风险,部分风险可能来自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股民受到证券虚假陈述行为侵权时,应该获得赔偿。

二、集体诉讼的前提和结果

目前,我国的集体诉讼需要以当事人起诉为前提,并以个案起诉后合并审理的模式进行。如果受损股民没有提起诉讼,在其他股民获赔的情况下,自己即使受损也可能难以获得赔偿。

三、诉讼时效与案件审理期限

诉讼时效和案件审理期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旦股民等待案件结果后再起诉,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的几率极大。

四、维权信心与放弃维权

股民应保持维权信心,不要因担心诉讼时间长或缺乏获赔先例而放弃维权。历史案件中,大多数原告最终获得了赔偿,而且近期审结的案件处理结果也很快,股民获赔概率也很大。

五、证券虚假陈述的起诉条件

股民在证券虚假陈述受到行政处罚或法院刑事判决后,凭相关处理文书或公告以及特定材料才可启动民事诉讼。股民在此类案件中应及时向证券索赔专业律师咨询,避免误入以上误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基金管理人的资格与职责、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特定要求、违法行为及监管措施,以及基金托管人的职责和资格。该法旨在规范证券投资基金活动,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的健

  • 新三板准入条件

    新三板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规则及操作软件使用等相关内容。个人客户需满足证券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等条件,机构客户需满足注册资本或实缴出资总额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等条件。新三板股转系统主要采用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方式。此外

  • 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融资的区别

    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融资的区别。两者在融得标的物、资金用途、担保物、资金融出主体、杠杆比例与风险控制以及产品属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融资融券可融得资金和证券,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风险可控程度高;而股票质押融资主要取得现金,涉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风险监

  • 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需文件

    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提交的文件和发行公司债券所需满足的条件。前者需要公司章程、发起人协议等文件,后者需要满足净资产要求、债券余额限制等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还需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二○○一年修订本)
  • 申请先予执行该怎么担保
  •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证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