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过追诉时效怎么继续追诉
时间:2024-06-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债务过追诉时效的继续追诉问题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也就是说,即使债务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债权人仍然可以继续提起诉讼。然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会作出起诉人败诉的判决。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否则应按照这一规定执行。诉讼时效的计算起始日期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同样,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按照其规定执行。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超过了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是,如果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就不能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如果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了义务,就不能要求返还。
诉讼时效的延长条件
诉讼时效的延长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法律规定之外的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1. 延长诉讼时效所依据的正当理由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其职权确认的。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法律无法将阻碍诉讼时效进行的情况全部规定。因此,当出现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之外的特殊情况时,造成权利人逾期行使请求权,就有必要授权人民法院审查是否作为延长诉讼时效的正当理由,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特殊情况指的是权利人由于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2. 诉讼时效的延长适用于已经届满的诉讼时效。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仍然有效,但人民法院可以决定适当延长一定的期间。通过以上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债务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情况下,债权人仍有可能继续追诉,但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和正当理由。这一规定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兼顾了法律的公平性和实用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还款期的借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及规定
无还款期的借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及规定。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可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并重新计算。债权人一直未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债务人在存在多个债权的情况下,哪些债务具有优先受偿权的问题。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提供不动产、动产抵押或质押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但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抵押或质押财产实现优先受偿需依据法律进行。同时,债权到期的先后顺序与优先受偿无关,是否具备申请
-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包括企业合并和分立时债务的继承事项。企业转让应继承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否则可能引发纠纷,可诉诸法律解决。此外,讨论了遗产继承和债务的问题,规定遗赠接受者是否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需视遗产价值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形
-
债务追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债务追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借款到期后,出借人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失去法律保护。为规避风险,出借人应在两年内及时催要,提供书面催款资料并要求借款人签字确认。同时,可以采用录音或公证方式保留证据。如借款人拖延还款,可与其签订还款协议并约定
-
债务违约的法律途径
-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
债权的收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