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需要提交债权证明和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如果是代理申报人,还需要提交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债权证明。如果申报的债权有财产担保,还需要提交证明财产担保的证据。
人民法院在登记申报的债权时,应当记明债权人的名称、住所、开户银行、申报债权数额、申报债权的证据、财产担保情况、申报时间、联系方式以及其他必要情况。如果已经成立清算组,则由清算组进行上述债权登记工作。
如果连带债务人之一或者数人破产,债权人可以就全部债权向该债务人或者各债务人行使权利,并申报债权。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其他连带债务人可以就将来可能承担的债务申报债权。
债权人虽未在法定期间申报债权,但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在破产财产分配前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负责审查其申报的债权,并由人民法院审查确定。如果债权人会议对人民法院同意该债权人参加破产财产分配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债权申报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时,债权人在受理破产申请后需要申报债权。债权申报有时间限制,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人民法院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该期限从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如果债权人逾期未申报债权,根据《企业破产法》第9条第2款的规定,视为自动放弃债权。这意味着逾期未申报的债权人失去了通过破产程序获得清偿的资格。然而,他的民事权利并没有因此消失。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他仍然可以行使权利:
如果破产程序因债务人具备《企业破产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而终结,债权人可以继续行使权利。
如果债务人具备《企业破产法》第3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政府部门资助清偿债务或者取得担保),不予宣告破产,破产程序终结,债权人仍然可以行使权利。
债权人可以在破产程序之外向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请求清偿该债权。
债务人在债务未到期时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债权人应接受提前还款,但债务人需按照实际借款期间支付利息。案例显示,除另有约定外,借款期限内的利息不因提前还款而免除。解决方法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合同期限支付利息。
债务清偿与债权人权利方面的问题,主要关注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应承担自己的债务,债权人可要求分配债务人的财产清偿债务。同时,涉及民事诉讼中采取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私自扣押他人财产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则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此外,债权转让需符合合同性质、当事人约定和法律规定的要求,不符合则无效。结论指出,债权人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债权转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