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合同的附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的附属性。即担保合同的成立以主债权合同的发生和存在为前提,原则上不能脱离主债权债务关系而独立成立。当然最高额担保(最高额保证和最高额抵押)是例外,其是为将来发生的债权进行的担保。
(2)处分的附属性。是指担保合同产生的权利随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债权人不能将担保合同中产生的权利和债权分别转让给不同的受让人,也不能将担保与债权分别为他人做担保。
(3)存续的附属性。是指债权担保合同的存在以主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因主合同的履行而失去法律效力。担保合同是从合同,主合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而无效,担保都随之无效。担保随主债权设立后,主债务的范围缩小时,担保债务的范围随之缩小;主债务的范围扩大时,担保债务的范围并不当然扩大。
(4)消灭的附属性。是指债权担保因主债权的全部消灭而消灭,主债权部分消灭时,债权担保并不消灭。根据债权担保不可分性,担保人仍应以其全部财产对部分债权承担担保责任。
担保公司拖车行为的合法性。江某因无法偿还债务,其抵押给担保公司的汽车被拖走。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担保公司有权对抵押物进行监管并在违约情况下采取措施,因此驳回了江某的诉讼请求。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若干解释。内容包括担保的有效性和无效情形,反担保人的资格和方式,以及担保合同无效时的责任划分。对于国家机关和公益事业单位违规担保、董事经理违反公司法规定提供担保等情形,都有明确说明。同时,涉及无效担保合同的赔偿及追偿权问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即法律规定的固定期间内权利人必须行使解除权,否则权利将消失。除斥期间具有不可变性,不会因任何原因中止、中断或延长。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间的典型例子之一。权利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权利,否则将失去解除权。
民法典中借款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私自所为的担保无效等。文章还提及了担保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设立、消灭等情形。在签订借款担保合同时需注意避免这些无效情形,如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