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担保物权的管辖
时间:2024-11-1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于大部分的案件来说,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管辖权。法院的管辖权有很多分类,常见的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等。那么实现担保物权的管辖是怎么规定的?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一、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根据法院的级别来划分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各级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围有所不同。基层人民法院(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院)管辖大部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
二、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地域管辖主要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域管辖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共同管辖和协议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是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根据案件的特殊性,在一定范围内限定了特定法院的管辖权。例如,重大涉外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专属管辖是法律明确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国内专属管辖的案件包括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纠纷和继承遗产纠纷等。涉外专属管辖的案件包括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纠纷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纠纷等。共同管辖是指多个法院都具有管辖权的案件,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协议管辖是当事人通过书面协议选择特定法院来受理案件,但对于属于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不得选择其他法院管辖,但可以选择仲裁裁决。
三、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的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案件可以由担保物权所在地或担保物权登记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如果担保物为多个物且分散在数个法院辖区内,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确定管辖法院,即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及到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问题。根据相关知识,级别管辖是根据法院的级别来划分受理案件的权限和分工,而地域管辖是根据案件涉及的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管辖法院。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管辖法院既受到级别管辖的限制,也受到地域管辖的限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申请人应根据担保物权所在地或担保物权登记地的法院级别和地域管辖规定,选择合适的法院提出申请。如果担保物为多个物且分散在数个法院辖区内,申请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船舶的诉前保全程序
船舶的诉前保全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可在提起诉讼前申请诉前保全,但需满足情况紧急、提供担保等条件。担保书应包括担保人的基本情况、担保的案由及提供的担保财产等内容。制作担保书时需注意担保物的价值不低于被保全财产,申
-
担保物权的特征及其法律规定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
关于担保物权含义的规定
担保物权的特点和作用。担保物权具有支配性,体现在对担保财产的占有、处分、交换价值支配和处分行为控制上。担保物权也具有独立性和优先受偿性,独立于主债权,在偿还债务时优先于一般债权或其他权利受偿。基于现实考虑,国内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都认可担保物权作为物权
-
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的定义、特点、客体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等。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动产质权具有担保物权的特点,其客体限于动产。质权人必须占有质物,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质物的价值优先受偿。动产质押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
-
一、主债务人进入破产抵押人的追偿权
-
留置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
-
程序启动主体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