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保证合同诉讼时效进行中,由于特定的法定事由导致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6条及《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一般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与主合同诉讼时效的中断是相互关联的。主合同诉讼时效的中断法定事由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般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后,如果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并且保证人同意履行保证义务,或者债权人就保证债务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些情况也会导致一般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中断。但是,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并不随主合同诉讼时效的中断而中断。
(1) 一般情况下,保证期间在保证合同中约定。
(2) 特殊情况下保证期间的法律界定:
保证期间的作用主要在于确定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行使权利,保证人需要按照规定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行使一定权利,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将被免除。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内,如果债权人未对一般保证的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
保证的法律小知识。保证是担保法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涉及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的约定,旨在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保证人的资格、保证的方式、保证合同的内容、保证的范围、保证期间以及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和终止等方面的法律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主合同失效时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担保法中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将失效。保证期间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一般不影响诉讼时效,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主张权利,保证人将免责。当事可约定保证期间,未约定的按
保证合同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其特点、当事人资格、形式、保证的分类、担保范围、与物保的区分、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关系、保证人的求偿权以及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等方面。保证合同是当主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责任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