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的争议在于陈某向吴某出具的定金欠条是否视为已经实际支付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且定金合同作为实践合同,其生效之日为定金实际交付之日。
本案中,陈某仅向吴某实际支付了定金1000元,剩余未交付的定金则以欠条的方式替代,并未实际支付,故应当认定为双方对定金合同的变更。其次,陈某向吴某出具定金欠条是基于吴某买车这一事实,但在定金合同变更、主合同未履行且陈某事后一直未向吴某支付拖欠的部分定金的情况下,该欠条已然丧失其依据的基础事实和法律关系。故吴某仅需承担2000元的赔偿责任。
案情:
某日,陈某与吴某订立了一份购车合同,约定:陈某以50000元的价格购买吴某所有的小轿车;合同订立当日,陈某需向吴某支付定金5000元。但因陈某当日身上只有1000元,故和吴某协商之后向吴某出具一张4000元的定金欠条。几日后,吴某反悔,不想以50000元的价格将汽车卖给陈某。陈某遂要求吴某向其返还双倍定金,在扣除欠款4000元后支付6000元。吴某虽承认陈某向其打欠条一事,但认为自己仅需向陈某支付2000元。
欠款追讨的法律途径和程序。首先介绍了协商要求支付的方法,然后详细说明了起诉程序及条件,包括起诉的具体步骤和起诉书的格式。同时,也提到了欠条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文章旨在为债权人提供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的方法和步骤。
庞某与孙某之间的借款纠纷案件。庞某提供了电话录音证据和证人证言来证明孙某借款的事实,虽然孙某未出庭抗辩,但一审法院认为庞某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借款关系的履行情况,驳回了其诉讼请求。然而,二审法院认为庞某提供的证据相互印证,能够证明借款事实,判决孙某
欠条作为证据在认定家庭共同债务中的争议。不同地区法院会根据证据属性和情况来判断其证明力,一般不轻易认定夫妻一方提交的欠条。此外,对于借款合同等凭证和证人作证的情况,法院也不应直接认定是否存在共同债务。为了保护债权人和避免不公平情况,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
承包装修总工程欠条的相关内容。根据承包合同,分包工程的细节和欠款情况被详细列出。文章还强调了欠条中的风险提示,包括币种、利息和联系方式的重要性。还款期限和利息计算方式也被明确说明。债务人信息和合同人信息也被详细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