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 > 债务转让的效力如何确定

债务转让的效力如何确定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0684

债务转让的效力如何确定

债务转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效力:(1)须有有效合同义务存在;(2)转让的合同具有可让与性;(3)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等条件。

2011年1月,某村民委员会向该村村民胡某借款20000元,12月份,胡某买车急需用钱,遂向该村委会催要借款。因村委会暂无现金,便让胡某先向镇信用社贷款20000元,承诺贷款由村委会负责偿还。胡某贷款后,村委会与胡某签订了偿还贷款协议,将出具给胡某的借条收回。然而,贷款到期后,村委会却一直未向信用社偿还。信用社多次向胡某催要,胡某以与村委会有协议,该款应由村委会负责偿还为由拒付。

那么,没经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让时该债务转让是否有效?对于本案中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让是否为有效,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案中的债务人已经由胡某变成某村委会,且村委会与胡某签订了偿还贷款的协议,债务转让已成立,胡某已经不再承担偿还欠款的义务,信用社应以该村委会为被告,要求偿还欠款。第二种意见认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的转让,必经债权人的同意,该案中胡某与村委会的协议,只是私下的协议,并未通过信用社的同意,为无效的转让行为。

那么,没经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让时该债务转让是否有效?又该如何认定债权债务转让的效力?本案中胡某与某村委会签订的偿还贷款的协议,意味着胡某已经将合同义务全部转移给了第三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债务转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效力:(1)须有有效合同义务存在;(2)转让的合同具有可让与性;(3)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等条件。该案中的债权转移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偿还贷款的协议已生效,也并不代表发生了债务的转移,第三人也不是债务合同的当事人。

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务转让协议,在经过债权人统一的情况下方为有效,否则无效,因为债务人的履行能力、资信状况等与债务能否履行息息相关,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为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必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才能与第三人签订转让债务的协议。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胡某向原告信用社贷款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原告信用社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有理,应予支持;被告胡某未经信用社同意,私自转移还款义务的行为,违背了属无效民事行为,不予支持。据此,依法判决被告胡某承担偿还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现程度的不确定性

    物权与债权在拍卖中的差异以及债权实现程度的不确定性。债权实现取决于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权利时效和主张权利的时机。买受人的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并存,因为债权实现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超额利润或无法实现的巨大风险。债权买受人的风险包括资产调查失误、主张权利滞后、

  • 招投标合同的债权债务转移问题

    招投标合同中的债权债务转移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招投标合同一般不允许债权债务转移,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允许的。同时,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和债权人、受让人、债务人共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书。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目的

    担保合同的定义、目的和从属性。担保合同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协议,以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担保合同的从属性表现在成立、处分、消灭和效力上,同时作为主合同的补充合同,责任财产和效力上有所补充。签假名担保需承担

  •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债权转让若构成合同诈骗罪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另外,公司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有效存在的债权、双方的合意、债权可让与性和转让通知等

  • 哪些约定效力受到限制
  • 债权买受人面临的风险及债权拍卖交接
  • 保证人死亡后的保证合同效力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