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往往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由于彼此关系密切,借贷关系往往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订立,缺乏书面证据。然而,一旦一方否认借贷事实,对方由于无法提供证据将陷入无法证明的境地,即使诉至法院,出借人也将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如果没有书面证据,则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因此,出借人和借款人订立书面协议是非常必要的。
出借人和借款人订立书面协议时,协议上应包括以下要素: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姓名(以户口本或居民身份证为准);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大小写一致);币种(人民币或外币);借款时间和还款时间(标明具体日期);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如果是有利息的借款,协议上必须清楚写明利率。为了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出借人必须妥善保存书面协议等证据,以备日后发生纠纷时提供凭据。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形:
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达成一致,即意思表示要一致。合同的目的是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达成的协议,因此应为合法行为。
一旦合同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了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如果一方或双方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因某种原因向乙方借用办公用品的借款协议。协议中约定了借用期限为若干个月,并明确了归还办公用品的日期。若甲方未能按时归还,将支付迟延履行金。此外,文章还提示了借条形式简单需注意的风险,并强调了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立案条件。
借款过程中约定的劳务费是否能认定为借款利息的争议问题。彭某向吴某借款20万元并承诺每月支付劳务费4000元,引发分歧。作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劳务费与借款利息不同,借款合同中不能约定劳务费,约定的劳务费应认定为借款利息。从借款合同的目的和保证担保人履
民间借贷中的合法利率问题。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法院支持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诉求。若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出借人应注意合法借贷关系、订立协议、提供担保、及时催收、运用法律及签订合同等方面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协议借款作为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在社会上有很强的活力,但法律监管处于暧昧状态,处理纠纷有时困难。借款合同诉讼需证明当事人资格、借款关系存在、已偿还借款及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