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民间借贷 > 不良贷款为什么难以清收

不良贷款为什么难以清收

时间:2024-05-21 浏览:7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1973

不良贷款的清收困境及原因

一、农信社的主观难题

农信社作为不良贷款的清收主体,在主观上面临以下困难:

1. 追踪借款人困难:有些借款人搬迁、调离或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地址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清收信息中断。

2. 借款人拒绝还款:部分借款人有能力却不愿意还款,有的多次转据或增贷收息以逃避偿还,有的认为债务过大不愿偿还,有的因经营不善或企业倒闭无力偿还。

3. 客户经理的担忧:一些不良贷款客户经理找到借款人后,担心自己在清收过程中可能遇到手续不齐或难以落实的问题,从而受到处分。因此,他们不敢冒险,担心错过良机,影响清收效果。

二、借款户的还贷意识不强

作为清收的对象,借款户面临以下问题:

1. 相互攀比不还款:部分借款户相互攀比,觉得长时间未被追讨,可以不还款。

2. 缺乏还款动力:有的借款户认为还款后无法再次借款,因此不愿意还款;有的只愿意还本金,不愿意偿还利息。

3. 资产转移导致查封困难:一些借款人将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下,导致法院难以查封其财产。由于城乡流动性增大,借款人夫妻双方同时在家的较少,导致无法当面办理贷款手续,进一步阻碍了清收工作。

三、外在清收力量的不足

外在因素对清收工作的持久性产生了影响:

1. 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和村级干部对清收工作的支持时冷时热。会议形式的推动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想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有利益驱动的长效激励机制,明确收回不良贷款的好处,并通过物质刺激或信贷投放进行反哺,以调动政府和村级干部的积极性。然而,目前缺乏这样的机制。

2. 法律执行困难:依法清收过程中仍然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有的借款人在起诉后逃债不见面,有的通过关系干扰法院执行。特别是借款人作为本地人,在贷款起诉后通过多种手段干扰当地法院的执行。部分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却不愿意还款,有的确实没有偿还能力。这些因素导致依法清收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明显,而且费用高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本地户口房贷的担保要求

    非本地户口在申请房贷和车贷时的担保要求。申请房贷需满足本地稳定工作、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固定住所、良好信用等条件。购车贷款需稳定工作和良好信用,而购房贷款则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包括工作年限、社保要求等。

  • 欠款起诉的通知对象

    欠款起诉的通知对象和相关法律规定。在欠债不还被起诉时,人民法院仅通知被告人和代理人,不会通知其父母。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将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起诉状和答辩状的发送、开庭通知均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打债务纠纷官司需确认债务关系类型、担保方式,

  • 信用卡持卡人死亡配偶需要还钱吗?

    信用卡持卡人死亡后,其配偶是否需要承担还款责任的问题。文章指出,若持卡人有遗产,银行会向其继承人追讨欠款;若无遗产但有配偶,配偶需承担还款责任;若持卡人既无遗产又无配偶,则信用卡欠款被视为坏账。

  • 讨款绑架的法律责任

    讨款绑架的法律责任及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处罚规定。债权人追讨债务时若采取绑架行为,不构成绑架罪但构成非法拘禁罪。文章还介绍了个人债务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诉状、法院受理、交换证据、开庭审理等步骤,并强调了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的重要性。在借贷关系中,债务人

  • 白条逾期是否涉嫌非法占有?
  • 贷款担保人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 不良贷款为什么难以清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