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品牌商标侵权是名誉权吗

品牌商标侵权是名誉权吗

时间:2024-11-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240
对于公司的产品一般都会有一个商标,这个商标随着影响力的推移可能会演变为驰名商标,如果公司的商标受到了他人的侵权,是否可以认定为名誉权行为?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品牌商标侵权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

《民法典》对名誉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而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名誉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名誉权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对于法人来说,名誉表示着社会的信誉,是企业法人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评价。法人的名誉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名誉侵权的构成和形式

名誉侵权主要包括侮辱、诽谤和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几种方式。侮辱是指使用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例如使用下流、肮脏的语言、大字报、小字报、漫画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感到耻辱。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例如毫无根据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给他人精神带来巨大痛苦。民法通则第101条明确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于法人来说,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事实、诬称某工厂产品质量低劣,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对方等行为,这些都属于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如果法律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应依照其规定执行。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可以选择自行前往版权局办理或委托机构代办。自行办理需提交补证申请,准备补证材料并递交审查,通过后领取新证书。委托机构办理则通过咨询顾问提交申请,准备资料并提交至版权局审核,一般需要1-2个月完成审核并发放证书。

  •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其中,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行为具有违法性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不正当竞争行为则包括混淆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 职务作品的分类

    职务作品的分类以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其中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特殊职务作品则是单位对外承担责任,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 品牌托管的含义

    品牌托管的概念及其意义。品牌托管是一种经营形式,品牌将部分管理职权委托给特定个人或机构代为管理。托管机构要求具备优势资源,与被托管单位形成互补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品牌托管有助于专业化分工、控制开支、建立激励制度,解决直营管理中的难题,并方便对上下级员

  • 侵犯名誉权可以立案吗
  • 手机app截图,拍摄必须当事人同意吗
  • 品牌商标侵权是名誉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