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报道了一起因保险理赔中“受益人”指定不明而引发的家庭纠纷。投保人朱先生在保险合同中将受益人一栏填写为“法定”,然而,当他意外身故后,40万元的保险金引发了他的妻子和母亲之间的争议。
2005年,朱先生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10万元终身寿险和30万元意外险,将受益人一栏填写为“法定”。然而在2008年11月,朱先生意外身故,保险公司赔付40万元的保险金时,朱先生的妻子和母亲都声称这笔钱应该归属于自己。
那么,朱先生填写的“法定受益人”到底是他的妻子、母亲还是两者兼有呢?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通常都会有“受益人”一栏,即在投保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将会将保险金赔付给指定的人,可以是投保人本人或他人。由于人身保险合同的长期性,投保人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明确指定受益人,并注明其姓名和与投保人的关系。如果受益人不是亲属,则需要提供其身份证号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投保人“离世”而无法确定受益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法庭审判中,如果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一栏只填写了“法定”字样,就被视为未指定受益人。既然是“未指定受益人”,那么保险金就被视为投保人的遗产,由亲属来继承。根据我国《遗产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因此,朱先生的妻子和母亲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应该平分40万元的保险金。
专家指出,由于一些保险营销员对我国《保险法》和《继承法》的规定不了解,导致投保人在填写“受益人”时不明就里或犹豫不决时,会建议投保人填写“法定”,错误地认为只要填写了“法定”,就不会产生争议。然而,“法定”两字的含义并不明确,一旦真正需要确定受益人时,可能会发现很难找到保险金应归属于哪个人。
因此,在要求客户填写“受益人”时,保险公司必须规范填写格式与内容。近期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仍有一些保险公司在受益人一栏没有明确规定,将“受益人”默认为“法定受益人”,这很容易引发纠纷。
此外,投保人也应理解填写“受益人”的重要意义,否则在理赔时很可能违背自己的本意,被法律强制将保险金给予其他受益人。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包括资本金、非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等组成部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需求,保险投资基金分为不同类型,如收入型基金、收入成长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成长价值复合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方面有所
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分类,包括陆运险和陆运一切险及其除外责任。陆运险涵盖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事故导致的损失,而陆运一切险还涵盖外来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除外责任包括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发货人责任、战争、工人罢工或运输延迟造成的损失等。保险责任起讫期限与海洋
电瓶车撞死人的纠纷解决途径,包括调解、协商和诉讼。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应在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我国保险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这一条明确地告诉我们,人身保险合同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后,保险人依合同约定的金额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