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利用 > 合作开发的软件的版权归属问题

合作开发的软件的版权归属问题

时间:2024-12-0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976

问题咨询:软件著作权归属问题

我公司于2005年11月与一名个人合作开发管理软件,我公司为甲方,他为乙方,我公司提供资金,他提供技术。2007年,我公司将该产品注册为我公司的版权。然而,乙方得知后起诉我公司,要求收回版权。请问,我公司能在这场官司中获胜吗?

律师回复:软件著作权归属原则

根据合同约定确定软件著作权归属,如果合同未明确约定,则需区分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两种情况。无论是软件作品还是技术,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软件著作权归属的情况下,委托开发情况下软件著作权归受托人所有;合作开发情况下,如果软件可以分割使用,则各开发方对自己开发部分拥有独立的著作权;如果软件无法分割使用,则合作开发方共同享有著作权。

软件开发者定义

软件开发者指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依靠自身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

律师建议

建议贵司首先从双方合同出发,根据《合同法》第61条规定,探求合同真实意图,推断对贵司有利的结论,即主张合作开发的软件著作权归属于贵司。其次,应坚持认为该合同是合作开发合同,避免将其理解为委托开发合同。如果法院最终认定合同未明确约定软件著作权归属,将其认定为合作开发合同仍能使软件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双方共同享有,而将其认定为委托开发合同则只能将软件著作权归属于实际开发人作为受托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伪书侵权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伪书侵权案。原告指控被告文化艺术出版社冒用其名义制作并出版了一本名为《悬崖边的辩护》的书籍,同时被告图书大厦销售该伪书也构成侵权。被告辩称获得原告同意并由传记作家石X编写该书,不构成侵权。法院追加石X为共同被告,案件待进

  • 音乐许可合同

    音乐许可合同的主要内容。甲方拥有特定音乐作品的全部版权,与乙方(合法资质网络运营方)签署合同,授权其在特定网站以在线播放、下载方式传播该音乐作品,包括音频作品和手机彩铃。合同规定了许可使用方式、性质、期限和区域,并明确乙方不可再授权或分许可他人使用。

  •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原告孙先生诉被告****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一案。原告享有《镜·龙战》的专有出版权,但被告在其出版的《镜·破军》中使用了《镜·龙战》中的《神之右手》部分,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三千元。

  • 著作权申报流程
  • 软件著作权变更申请的材料要求
  • 合作开发的软件的版权归属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