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

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

时间:2024-11-22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142
单位、企业或者个人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侵害人停止侵权,并承担相应的损失赔偿责任。如果侵害人造成的后果严重,可能将触犯刑事责任。那么,侵犯著作权行为如何认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

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以下行为构成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在任何形式的媒体上发表他人的作品,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冒充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进行发表,构成侵权行为。

3.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未参与作品创作却在他人作品上署名,以谋取个人名利,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对他人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改变其原意或内容,构成侵权行为。

5. 剽窃他人作品的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或者重要部分,构成侵权行为。

6.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及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属侵权行为。

7.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未经支付报酬而使用他人作品,构成侵权行为。

8.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擅自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属侵权行为。

9.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未经出版者许可,擅自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构成侵权行为。

10.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未经许可录制其表演,构成侵权行为。

11.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也构成侵权行为。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法律考量

    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法律考量。转载作品是否构成侵权需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判断,包括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行为的范围、免责事由的认定以及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在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时,微信公众号需遵守法律规定,尊重著作权人的权益。

  • 商业秘密的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商业秘密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权利人在商业秘密遭受侵犯时,可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或向侦查机关举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关于举报是否产生时效中断,存在不同观点,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权利人的举报行为可认定为时效中断,保护其民事权利

  • 被迫作伪证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被迫作伪证在我国刑法中的责任认定。被他人胁迫作伪证的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胁迫他人作伪证的当事人要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伪证罪的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包括伪证罪侵犯的复杂客体、在刑事诉讼中的虚假证明行为、特殊主体以及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

  • 电子书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电子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区别,并指出用户购买电子书只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分享电子书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等行为均属侵权范畴。

  •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
  • 刑事案件这14种情形可申请国家赔偿
  • 个人债务承担风险声明的有效性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