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时间:2023-12-2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152
我国的《著作权法》中对新闻报道出来的作品的归属与限制等相关问题规定得都比较模糊,因此实践当中就存在着很多分歧,从而导致产生著作权纠纷,那么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吗?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法律问题

一、新闻作品的界定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来界定什么是新闻作品。《著作权法》没有将“新闻作品”列为一类“作品”进行具体规定。然而,根据《著作权法》的分类,可以将新闻分为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及其他新闻作品三类。

二、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二)时事新闻……”,可见,在我国《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并不被视为“作品”,因此无法享受著作权的保护。

三、时事性文章的著作权保护

对于时事性文章,《著作权法》并未进行特别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媒体可以刊登或播放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无需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必须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作品出处。尽管该条尚未生效,但可以认为时事性文章被间接地划入了可以“合理使用”的范围。

四、其他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除了时事新闻和时事性文章之外,其他新闻作品可以被视为所有新闻作品的范畴。例如,在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播的新闻调查、新闻评论、社论、新闻图表、图片新闻等。

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原则

一、新闻作品应具备著作权

新闻作品是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因此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无论新闻作品的创造性大小如何,只要具备了独创性,就应该被视为作品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二、对作者的专有传播权应适当限制

新闻作品的作者应该享有对其已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的独占控制权。然而,考虑到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和其他功能的实现,应适当限制作者的专有传播权。因此,建议修改相关内容,使其他媒体在转载新闻作品时需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并在转载作品中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作品出处。

三、根据不同新闻体裁给予不同保护

不同文体的新闻作品创造性大小不同,因此,在著作权设定上应根据不同体裁进行调整。简讯等类型的新闻作品可能不适合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其他类型的新闻作品应受到保护,同时考虑到新闻传播的需要,对作者的专有传播权应进行限制。例如,新闻评论是作者个人思想、观点与情感的表现,其他媒体在转载时可以不经原作者允许,但应向其支付报酬。新闻照片作者也应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获得传播后的报酬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主要讨论了作者与出版社以及合作作品作者的共同侵权情况。对于作者与出版社,需要解决图书出版合同中的权利担保条款是否构成共同侵权的问题;对于合作作品,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构成侵权时,合作作者构成共同侵权;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

  •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作用,以及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所需的申请文件和流程。软件著作权登记旨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竞争力。申请文件包括申请表、申请者身份证明、源程序和文档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对鉴别材料作例外交存的方式。

  •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Google建立全球首个大型公共图书库的计划。该计划通过数字化图书涵盖了从内战史到政府文件的各个领域的书籍,解决了版权争议问题。Google与顶尖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促进了数字化进程,但也面临美国出版协会和作家协会的审查。Google表示其行动符合著作权

  • 不属于网络版权侵权的行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网页上传播的某些内容不受著作权保护,包括法律、法规、国家机关文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著作权法还规定了合理使用的情况,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经版权权利人和邻接权人同意,不支付报酬,但需指明

  • 影楼摄影的版权纠纷解析
  • 尚未冲洗的底片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吗
  • 如何对App的版权进行保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