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作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时间:2023-11-1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著作权法》列举性地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但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学者对此存在着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在适当情况下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注:郑*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该主要为过错原则(注:蒋*培:《论我国著作权侵权原则》,《著作权》1997年第3期,第9页。)。讨论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点与归责原则的性质入手(注: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不同于侵权损害赔偿所依据的原则。前者解决最终责任依据问题,着眼于过错因素;后者是责任确定后的损害赔偿依据,其着眼于损害事实。)。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责任归属原则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与适用范围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一种归责标准,其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不幸损害,并与责任保险相联系。然而,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需要考虑责任保险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保险事业发展迅速,但对于著作权责任保险的规定还不完善。因此,谈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缺乏必要的前提条件。此外,无过错责任原则通常适用于高度危险性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合法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显然不属于高度危险性行为,并且这些侵权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因此,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担和补偿受害者的损失,而已经失去了过错责任的教育和惩戒功能。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重要性
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除了需要补偿受害人的损失外,更重要的是惩戒和教育侵权人,并通过对侵权行为的制裁来起到警示作用。著作权的保护不仅仅关乎著作权人本身的权益,还涉及整个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主张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者只在侵权认定上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者只对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都忽视了过错责任原则的惩戒和教育功能。即使我国建立了著作权责任保险制度,也不能在这一领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违法性要求对其进行教育和惩戒。此外,侵权人往往通过保险制度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这对著作权的保护显然不利。
三、结论
因此,针对著作权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既能够合理分担损失,又能够起到惩戒和教育的作用。同时,应当完善著作权责任保险制度,以进一步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
-
照搬网络上的图片作画会侵权吗
-
版权纠纷责任怎么去认定
-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地的认定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