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物孳息的构成是否构成质权取决于孳息的性质。孳息分为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两种。自然孳息是指质物自身因自然原因分离出来的利益,例如母牛所生的牛犊;法定孳息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由质物本身产生的利益,例如出租设备的租金。质权人在收取孳息时,并不自动获得孳息的所有权,而是获得孳息的质权,因此孳息可以成为质权的标的物。质权人收取的孳息应首先用于抵扣收取孳息的费用。
在占有质物期间,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产生的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这种孳息收取权是基于质权效力产生的,而不是基于占有权的效力。因此,质权人只能收取孳息,而不能取得孳息的所有权。质权人收取孳息后,孳息成为质权的一部分,与原物成立的质权具有相同的担保作用,可以优先用于偿还债务。
抵押权和质权有以下区别:
(1)质权提供的担保标的可以是动产和权利。
(2)抵押权提供的担保标的可以是不动产、不动产用益物权和动产。
(1)质权的成立需要质物的占有转移,质物的占有转移既是质权的公示方法,也是其成立的要件。
(2)抵押权的成立一般需要登记,只有经过登记才能成立,只有在签订抵押合同时不需要抵押物的占有转移。
(1)质权除了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外,还具有对标的物或其权利凭证的占有和留置效力。质权人可以直接控制标的物,从而对出质人施加压力,促使债务按时归还。这种留置效力是抵押权所没有的。
(2)抵押权是一种非占有性担保物权,通过优先受偿的效力发挥担保作用。
股权质押的变更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股权质押是《担保法》规定的债权担保形式之一,质押期间未经质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股份。法院可处置质押股份进行变更登记,拍卖或变卖价款优先偿还质押权人债权。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同股权质押物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质押登记,质
银行对质押股权的处理方式,包括根据《担保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处理质权的有效期限、股权质押的办理流程以及质押财产的处理方式。银行可以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处置质押的股权,清偿债务。在办理股权质押时需注意股东同意、股份无瑕疵、质押标的物限制等规定。在债务
保管合同的义务和责任。保管人需认真履行保管义务,若保管物毁损或丢失则需承担赔偿责任。寄存人在保管期届满或提前领取时,应取回原物及其孳息。对于无保管期限的保管物,寄存人可随时领取。寄存人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责任导致物品损害或第三人受损时,有权索赔。
出卖人在买卖合同中的权利,包括标的物的所有权、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时的权利、知识产权的标的物的处理、交付标的物的规定、分期付款的要求、解除合同的权利、试用买卖的约定和孳息权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