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已经质押的存款是可以执行的。然而,在法院执行存单时,质押权人享有优先的受偿权,其次才是申请执行人。
质押担保的范围原则上应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适用法定质押担保的范围。这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
主债权是指动产质押所担保的主债务合同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但不包括利息以及其他因主债权产生的孳息债权。
利息是指在实行质权时,主债权已届清偿期的所有利息。利息的确定可以依法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约定过高的利息,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违约金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时,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应支付给债权人的金额。
损害赔偿金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害时,债务人应赔偿的金额。
质物保管费用是指质权人在占有质物期间支出的费用。例如,对质物进行必要维护所需的费用,以及对质物(如动物)进行饲养所支出的费用。
流押条款与流质条款的区别。流押条款是抵押合同中关于未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约定,被认为是无效的。流质条款则是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债务未履行时质押物归质权人所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抵押权和质权的本质差异,抵押不转移占有权,质押则需转移质押物的占有。同时,
动产质押的法律要求。动产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进行质押,质押过程是将动产转移给保证人占有。申请企业需提交质物清单、所有权证明、评估材料和质押声明书等反担保资料。质押操作程序因质押方式而异,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不同类型质押物的质押率有限制,例如可转让动产
担保措施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担保是确保债权得以实现的法律措施,可增加债务人信用等级并保障债权。担保形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和定金。在落实担保措施时需要注意不同形式的具体要求和风险,如保证人的保证能力、抵押和质押的书面形式和登记要求以及定金的数额限制等
普通债权质押设定的要点,包括质押合同的订立、权利质权的公示、通知第三债务人等方面。质押合同需书面约定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等内容。权利质权需公示,可通过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等方式进行。对于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应在合同中约定质押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