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什么是不当得利之债

什么是不当得利之债

时间:2024-10-10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580
不当得利之债是什么?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由于不当得利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因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什么是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是指一方通过非法手段或没有合法根据获得财产上的利益,而导致另一方受到损失的法律责任。

一方获得财产上的利益

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通过一定的行为或事实使财产总额增加。这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财产的消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可以是通过取得财产权利、占有财产或扩张财产权利等方式实现。财产的消极增加则是指本应支出费用或负担债务而没有履行的情况。

获得利益的方式可以是民事行为,例如因为某项行为被认定为无效而导致的不当得利;也可以是事实行为,例如拾得遗失物品;还可以是自然事实,例如苹果从甲家的树上掉到乙家的院子里。这些行为可以是受益人、受害人或第三方的行为。

他方受到损失

他方受到损失是构成不当得利之债的要件之一。如果一方获得利益,而另一方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损失,那么就不构成不当得利。

损失可以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积极损失)和本应增加而没有增加的财产利益(消极损失)。

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他方的损失是由一方获得利益所导致的。不当得利的因果关系不要求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的原因事实相同,只要社会观念认为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就可以认定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当取得的利益与所受的损失不一致时,如果利益小于损失,以利益为准;如果利益大于损失,以损失为准。

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如果获得利益的行为有法律上的根据,即使导致他方受到损失,也不会构成不当得利之债。法律上的根据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根据;另一种是虽然在取得利益时有法律根据,但之后这种法律根据消失。

一旦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受害人有权要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而受益人则有义务返还不当得利。如果受益人已经去世,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其继承人将负责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的区别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两者之间的区别。表见代理和善意取得都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合理信赖,但二者在相对人的注意义务、适用场景及构成要件等方面存在不同。表见代理涉及代理行为的外观,其构成要件包括无权代理、客观上的代理权理由等,但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和善意判断不明确

  • 返还不当得利的方法有哪些

    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

  • 不当得利之债发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

  • 网络不当得利管辖是哪个机构
  •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 电表少计电费是否不当得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