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善意取得和时效取得有什么区别

善意取得和时效取得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8-3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743

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善意取得制度是指当无处分权的动产合法占有人将该动产处分给善意第三人时,受让人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法律制度。要理解和掌握善意取得制度,必须明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 通过交易取得财产

受让人必须是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即通过合法的买卖、赠与等方式获得财产。

2. 转让人无处分权

转让人须为无处分权人,即转让人没有权力处分该财产,如未经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进行处分。

3. 转让的标的物为动产

转让的标的物必须是动产,即可移动的财产,不包括不动产。

4. 善意取得

受让人在取得财产时必须是善意的,即不知道财产的非法来源或存在瑕疵。

5. 财产依法允许流转

善意取得的财产必须是依法允许流转的财产,即法律允许该财产进行买卖、转让等交易。

6. 动产依法脱离所有人占有

受让人取得的动产必须是依所有人的意思合法脱离所有人占有的财产,即动产所有人合法放弃对动产的占有。

需要注意的是,善意第三人不能取得非法转让人采用非法手段而占有的财产,如盗窃物、遗失物等,但盗窃物、遗失物为货币和无记名有价证券的除外。另外,盗窃物、遗失物由拍卖市场、其他公开交易市场等依善意方式购买的,善意第三人可以取得所有权。

取得时效制度的概述

取得时效制度是指自主、和平、公然地占有或准占有他人财产,持续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后,依法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法律制度。

善意取得与取得时效的差异

善意取得和取得时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制度,它们之间存在以下明显差别:

1. 性质不同

善意取得是以取得人取得并占有财产为基础的,不以一定期间的经过为必要,又称即时取得。而取得时效是取得时效的法律后果,构成须以一定期间的经过为前提。

2. 取得方式不同

善意取得人是通过从不法转让人手中受让而取得财产占有的,而取得时效中的取得人则是通过直接现实的方式取得财产占有的。

3. 代价不同

善意取得人取得财产时必须支付对价,无偿取得财产不构成善意取得;而取得时效的取得人一般没有支付对价。

4. 主观状态不同

善意取得人在取得财产时必须怀着善意,即不知情;取得时效中的取得人原则上应为善意,但要求没有善意取得那么严格。

5. 事实根据不同

善意取得人取得财产的行为符合法律部门的有效要件,除不法处分欠缺处分权外;而取得时效的人一般是通过事实取得财产的。

6. 立法出发点不同

善意取得是为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而设立的制度;而取得时效是因为原权利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不再对其加以保护,重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7. 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不同

善意取得法律关系中存在三方当事人,分别是原权利人、不法转让人、善意受让人;取得时效中仅有两方当事人即原权利人和时效利益享有人。

8. 原权利人责任不同

善意取得人取得财产后,原所有人因此蒙受的损失,得向不法转让人追偿,在必要时还可以与善意取得人分担损失;而取得时效中的取得人一旦因时效完成取得财产后,原所有即便因此遭受损失,也不得要求取得人赔偿或共担损失。

9. 适用客体物的范围不同

善意取得一般适用于动产,只有少数国家规定在特殊情况下适用于不动产;取得时效可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在取得不动产所有权时,时效取得利益人须进行不动产转移登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书的制作及生效

    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书的制作及生效过程,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二审案件的处理方式,包括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等情况。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时效延长的条件和适用情况。

  •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互相制约的特点。《合同法》和《物权法》对此分别做出了规定,前者旨在保护静态安全,后者旨在保护动态安全和商品交易稳定性。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状态需要

  •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处分的人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合同即为有效。文章还阐述了无权处分的一般法律效果,包括在处分物交付前后的不同情况和法律处理。此外,《民法典》生效和《合同法》废止的规定也有所

  • 不当得利的标的物及其返还

    不当得利标的物的返还问题,包括其基本原则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除了原有利益外,受益人应返还基于不当得利产生的各种利益的价额,包括获得的标的物和行使权利获得的利益等。当无法返还原物时,应以相应价额作为返还标的物。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价额的

  • 不当得利债权能够转让吗
  • 小三收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吗
  • 不当得利管辖法院在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