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高利贷贷款被认定为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根据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如果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将无效。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第二十八条,如果借贷双方在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所载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如果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上述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的问题。个人或企业从事高利贷活动,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或集资诈骗罪。同时,高利贷行为容易引发其他刑事犯罪。法律对于超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高利贷利息不予保障,因此私人放高利贷不能算作合法的民间借贷活动
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式和不还高利贷的后果。高利贷利息取决于借款金额、利率和期限,但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四倍上限。若超出此范围则为高利贷行为,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对于不还高利贷的人,可能会面临家人经济困境、逃亡、遭受疯狂催收等后果,甚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