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案例:
公司A与公司B于2015年1月共同投资2000万元设立了公司C。公司A权益性投资800万元,占40%股份;公司B权益性投资1200万元,占60%股份。
由于公司C经营发展的需要,加之公司C成立初期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因此,公司A于2016年1月拨款1000万元给公司C使用,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公司C并未向公司A支付资金占用利息。
对于该笔无息贷款,应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政策依据: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2〕362号)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政策解析:
1、增值税方面
公司A: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很显然,该案例不属于公益事业,那么公司A应按视同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公司B:根据财税〔2016〕36号附件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及相关规定,购进的贷款服务所发生利息支出以及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因此,如果公司B取得该笔业务的利息发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企业所得税方面
公司A: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因此,纳税稽查时,公司A很有可能会被调增利息收入。
公司B:如果公司B贷款利息收入是由税务稽查调增的话,那么公司B将无法取得相关有效凭证,致使公司B调整的利息收入无法在公司B体现利息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
实务案例:
公司A与公司B于2015年1月共投资2000万元设立了公司C。公司A权益性投资800万元,占40%股份;公司B权益性投资1200万元,占60%股份。
由于公司C经营发展的需要,加之公司C成立初期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因此,公司A于2016年1月与公司C签订借款合同,借款1000万元给公司C使用,年利率为10%,同期同类贷款利息为8%。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公司合并的,公司合并前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并负责清理,公司分立的,债权债务由分立后的企业承担。也就是说,受让方成为新股东的同时,成为对标的公司借款的债权人。标的公司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债权债务,并与股东无关联关系。对债权而言,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