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债权的处置一般经过以下程序:
拟处置标的可以是一户债权,也可以是几户债权。处置标的的确定通常是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处置标的确定后,大多数项目需要进行处置公示,包括在报纸上和管理公司的网站上。
除损失类债权或能够回收本金的债权外,其他债权需要进行评估。对于企业不配合评估或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还需要请律师进行财产调查。对于法律关系复杂的债权,也需要律师出具意见。
评估结果是债权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评估结果出来后,管理公司会与投资者拟定交易价格及交易结构。谈判常常是边评估边进行。
管理公司项目组会撰写处置方案并进行报批。参与审批的人员不参与项目处置。有些项目办事处有权批复,损失较大的项目还需要报总公司批复。
批复后,选择拍卖行,由拍卖行刊登拍卖公告并组织拍卖。部分项目可以通过协议转让,不必走拍卖程序。拍卖形式可能是招标或竞价,但首选公开形式,很少采用协议。
签约付款的协议版本由管理公司提供。
付清款项后,管理公司将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抵押权证的资料,并通知债务人、担保人债权已转让,要求其向购买方履行还款义务。实物资产处置与此类似,也可以通过合作等方式进行。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不良资产主要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三种情况。其他不良资产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1998年以后,我国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即“五级分类”。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资产管理公司有时是根据资产特点主动组包并进行招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确定处置标的。因为要处置的资产很多,没人提出购买的话,一般先放置在那里。参与审批的人员不参与项目处置。付清款项后,资产管理公司将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抵押权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