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分立协议约定,分立后的企业应当承担分得的有效资产相当于其分担债务的责任。如果分立后的企业资产足以保证其履行所分担的债务,一般应按照分立协议的约定确定债务承担主体。
2. 分立协议约定的事项不得对抗第三人。企业分立导致债务转移时,根据“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的基本法理,债权人应为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此外,企业分立行为一般为企业的单方行为,企业分立时关于债务承担的协议不具有约束、对抗债权人的效力。
在司法实践中,企业分立是指原来的一个企业分立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情况。如果原企业主体资格消灭,分立后成立数个新企业,各自具有法人资格,则分立后的新企业应当根据分立时各自所取得的财产的份额,按比例分担原企业债务的清偿责任。如果原企业主体资格不消灭,并在分立改制时采取“脱壳经营”方式,则原企业与分立后新设立的企业共同承担分立前的债务清偿责任。
公司分立属于公司的重大法律行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公司分立方案由董事会拟订并提交股东大会讨论决定;股东大会必须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分立决议。
分立各方,即原公司股东就分立的具体事项订立协议。
股份有限公司分立必须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公司分立时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公司应在分立决议作出后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因分立而存续的公司,如果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应申请变更登记。因分立而解散的公司,应申请注销登记。因分立而新设立的公司,应申请设立登记。公司应在分立决议或决定作出后45日内申请登记。
公司分立可以激发企业家的经营积极性。作为大公司的一部分,子公司通常会患上“富贵综合症”,母公司在子公司面临困境时会提供援助,导致子公司无法充分释放潜力。此外,作为大公司的附庸,子公司的雇员们可能会感到压抑。
上市公司宣布实施公司分立计划后,二级市场通常会对此消息做出积极反应,股价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主业清晰”公司的偏好。许多投资者更看好专注于某一行业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结构较为单一,更容易估算其真实价值。
相比于其他紧缩方式,如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具有明显的税收优势。公司分立对公司和股东都是免税的,而资产剥离可能带来巨大的税收负担。在资产剥离中,公司获得的任何收益都需要缴纳税款,如果以股利形式发放给股东,则还需要继续纳税。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有债务的,在清偿结束后可以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个人独资企业依照国家对企业征税的有关规定执行,被视作企业进行调查,不需缴纳管理费。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