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企业债务 > 什么是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

什么是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

时间:2024-11-2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336

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的法律问题

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是指企业以借款的形式向他人筹集资金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存在一些法律问题,需要予以重视。

一、借贷进行非法活动

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借贷关系将不受法律保护。例如,如果出借人明知个人借款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但仍然借款给他人,借贷合同将不受法律保护。对于这种行为,行为人可能面临收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的处罚。

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三)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四)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五)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利益,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国务院(1998)第247号令第18条规定,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所造成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这是因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参与者因此造成的损失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三、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借贷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

(1)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2)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借贷时出借人应注意的问题

在借贷实践中,有些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非法经营或其他非法活动,而一些出借人出于牟利的心态,未能审查借款人借款的用途,或者明知其借款是为非法活动提供资金,仍然盲目出借。然而,如果违法事实经司法机关查实,出借的款项可能会被依法没收,并且违法借贷的双方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例如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非法活动),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出借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得不偿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法律规定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法律规定。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需先分配给股东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再以货币形式投资企业。同时,货币出资的时间和比例在公司法中有相应规定,而非法获得的现金能否作为公司的出资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非法现金不能作为公司财产,另一种则认为货币可

  •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确认方法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 资产合计中的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 选择适格的催收相对方

    企业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选择适格催收相对方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催收相对方应根据合同确定,并注意特殊情况下的变更。同时,分析了保证方式、诉讼时效、支付令作用及相对方财产线索的关注。企业应避免采取非法措施催收,应通过合法途径保护债权利益。

  • 债务重组的特征
  • 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是否构成犯罪?
  • 招聘童工会受什么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