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企业债务 > 什么是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

什么是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

时间:2024-11-2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336

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的法律问题

企业以借贷名义集资是指企业以借款的形式向他人筹集资金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存在一些法律问题,需要予以重视。

一、借贷进行非法活动

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借贷关系将不受法律保护。例如,如果出借人明知个人借款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但仍然借款给他人,借贷合同将不受法律保护。对于这种行为,行为人可能面临收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的处罚。

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三)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四)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五)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利益,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国务院(1998)第247号令第18条规定,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所造成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这是因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参与者因此造成的损失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三、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借贷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

(1)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2)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借贷时出借人应注意的问题

在借贷实践中,有些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非法经营或其他非法活动,而一些出借人出于牟利的心态,未能审查借款人借款的用途,或者明知其借款是为非法活动提供资金,仍然盲目出借。然而,如果违法事实经司法机关查实,出借的款项可能会被依法没收,并且违法借贷的双方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例如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非法活动),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出借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得不偿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P2P清偿的顺序及债权债务清偿途径

    P2P清偿的顺序以及债权债务清偿途径。P2P清偿顺序依据企业破产法,包括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对于有担保债权优先受偿等规定。债务清偿途径包括正常途径和特殊途径,其中特殊途径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等解决方法。

  •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 剥离不良资产注入资产的时间周期

    剥离不良资产后注入资产的时间周期及相关流程和相关法律依据。一般来说,时间周期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包括确定处置标的、尽职调查、谈判、报批、拍卖、签约付款、债权交接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包括债权人处置、委托处置、网络拍卖、诉讼处

  • 合同债权的转让

    合同债权的转让和合同债务的转让的相关内容。在合同债权的转让中,存在转让的例外情况,同时债权人可以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需通知对方。而在合同债务的转让中,需要经债权人同意,且新债务人应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另外,合同债权债务的一并转让需要经合同

  • 债务重组的类型
  • 案情介绍:买方以货物质量瑕疵为由拒付货款
  • 资产评估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