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连带债务 > 不真正连带债务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真正连带债务构成要件有哪些

时间:2023-12-0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499
不真正连带债务有哪些构成要件?多个债务是基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独立的请求权,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为同一,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有终局责任人。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构成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要件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在多个债务中,每个债务的发生原因不同,且债权人对每个债务人都有独立的请求权,债务人的给付内容相同,债务之间没有共同的目的,而且通常存在一个终局责任人。

1. 多个债务须是基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

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的债务是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而产生的。例如,当王某乘坐李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王某受伤并产生医疗费用,而事故的责任完全由张某承担。在这种情况下,李某基于运输合同关系对王某承担违约债务,而张某基于侵权关系对王某承担侵权债务。这些债务不仅涉及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如违约和侵权,还涉及相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如都是侵权。然而,即使是相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也是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而产生的。因此,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发生原因和事实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侵权和合同约定不会产生不真正连带债务。

2. 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独立的请求权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由于每个债务的发生原因不同,债权人对每个债务人都有独立的请求权。例如,甲擅自将乙托管的财产交给丙使用,导致财物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乙对债务人甲和丙分别享有违约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而且这两个请求权是相互独立的。

3. 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为同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的债务人需要共同承担全部债务的清偿义务,而且一旦某一债务人清偿了其全部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就得到了全部实现,债权人无权再向其他债务人要求偿还。正是因为给付内容相同,才会出现一债务人履行债务导致其他债务人的债务消灭的情况。

4. 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各个债务人只有各自的单一目的,缺乏共同的目的,彼此之间没有主观上的相互联系。这些债务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巧合的,给付内容的同一纯粹是由于相关的法律关系。尽管部分债务人的履行可以导致全部债务人的债务消灭,但这只是因为债权已经得到满足,为了维护公平和避免债权人获得额外利益,才会导致其他债务同归消灭,而不是因为各个债务具有共同的目的。

5. 多数情况下有终局责任人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通常存在一个最终真正承担债务责任的人,也称为终局责任人。例如,甲擅自将乙托管的电视交给丙使用,导致电视损坏。虽然甲和丙都是债务人,都有清偿债务的义务,但在最终承担债务的角度来看,丙是终局责任人。如果甲先向乙偿还了债务,甲有权向丙要求偿还。这是因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先向债权人支付的债务人有权向终局责任人要求偿还。然而,这种要求偿还并不是基于当事人的协议或比例,而是基于特殊的法律关系,因此与连带债务中的偿还关系不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事合伙的定义和特征

    商事合伙的定义和特征。商事合伙是由商个人和商法人组成的共同经营体,共同出资、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具有非法人组织的性质,受商事法律规范调整,并以营利为目的。合伙人对经营产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数人共同保证同一债务的范围

    数人共同保证同一债务的范围和特性。数人可以为同一债务的部分作保证,不受同一法律行为限制。共同保证人的责任独立,不受其他保证合同无效影响,其效力不与其他保证合同相牵连。即便其中一人的保证无效,其他保证依然有效,共同保证人负有连带责任。

  • 连带责任认定的情形

    连带责任认定的五种情形。首先,因保证而承担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和债务人需按约定承担债务。其次,合伙和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合伙人或联营各方需对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第三,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包括授权不明、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等情形。第四,因共同侵权而承

  • 案情

    烟台三亚木业有限公司与交运集团货运有限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由于实际承运公司保管不善导致货物受损,法院判决实际承运公司和合同运输公司分别赔偿三亚公司损失。涉及民法中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和损益相抵规则。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两个民法

  •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 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的定义
  • 夫妻个人债务的范围及解决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