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长期发展,除了拥有较佳的商业模式之外,企业还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正如邓小平所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果企业不紧跟技术发展的潮流,无法提供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产品,即使拥有大量专利也无济于事。相反,如果企业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视专利保护策略,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麻烦。
专利保护的第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企业搭建“技术创新的保护墙”,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创新研发成果,宣示对技术的所有权。对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的紧密结合能够为企业搭建起技术创新的保护墙,将技术创新成果纳入法律保护之下,为未来维权保护和专利谈判奠定基础。
企业应该在技术创新研发的各个阶段与专利工作相互配合,以更好地实现专利挖掘。在项目立项初期,企业应根据技术进展、研发内容和技术突破点进行预研,预先设定可产生专利的技术分支、大致的专利数量和技术构思的实现方法。同时,在现有的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和分析,以确定与项目技术相关的现有专利的突破口和可利用价值,并制定应对方案和风险预案。
随着技术研发的推进,企业应及时撰写技术交底书,并与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将技术构思的延伸方案纳入最终的专利文件中。定期对收集到的技术交底书进行评估,筛选掉无法获得授权的申请和暂时不宜对外发布的申请。最后,与专利代理机构对接,完善和修改专利申请文件,并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申请的审批过程中,与专利代理人共同回复和修改审查意见,以加速专利申请的审批流程。
全方位的技术保护离不开合理的专利布局。根据当前研发项目的特点,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专利布局模式。对于开创性技术和产品,可以采用组合式专利布局,从不同角度进行专利保护。对于技术改进型项目,可以采用特定的阻绝与回避设计和策略型专利设计,重点保护自主研发的技术结构和应用。
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除了自主研发,企业还应关注业界动态,寻找与自身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相关的高价值专利。通过专利转让和许可等方式获得这些专利和技术,从而获得技术和知识产权上的更大优势。企业可以通过收购行业内有价值的专利,扩大技术控制力和专利影响力。
以腾讯公司的“微信”为例,腾讯在围绕“微信”技术申请了多项专利。然而,与该技术直接相关的最早国内专利并非由腾讯提交,而是由个人发明家赵建文提交。腾讯公司于2012年成功收购了该专利,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微信”软件,消除了在微信业务运营上的风险。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涉及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专利申请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对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提出专利申请但需证明技术创新;若外国人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则国内生产相同产品可能侵权。申请专利的技术需具备新颖性、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的复审时间问题。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三个月内请求复审。复审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并会在复审后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商品经营者,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商品不得在市场销售。使用未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他人抢注的话,有可能造成侵权。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