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1.1 规定知悉商业秘密的人员范围。
用人单位可以将商业秘密分解成若干部分,只让雇员接触必要的部分。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应明确规定使用和接触保密技术的人员负有保密责任。
1.2 限制其他人员接触、知悉或使用商业秘密。
1.3 制定保密规则,加强保密文件的管理。
1.4 签订保密条款。
1.5 进行保密检查。
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要求劳动者保守哪些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包括未公开的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
劳动合同中应约定劳动者承担保密义务的时间期限,特别是合同期满后劳动者是否继续承担保密义务。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和赔偿金条款,以约束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
4.1 赔偿金条款的约定。
劳动者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赔偿范围包括调查费、律师费等。
4.2 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共同对原用人单位侵权时,由劳动者和侵权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违反商业秘密条款的经济赔偿责任范围较之一般违约赔偿范围要大。
4.3 违约金条款的约定。
违约金数额的确定应以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为限度,不应约定过高的违约金。
保密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涉及保护甲方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等,乙方承担保密义务。协议规定了保密期限、保密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后协议生效,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商业秘密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权利人在商业秘密遭受侵犯时,可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或向侦查机关举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关于举报是否产生时效中断,存在不同观点,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权利人的举报行为可认定为时效中断,保护其民事权利
个人法律顾问的费用及服务范围。基本顾问费为5000元,包括与个人生活相关的法律服务,如求职、购房、离婚等,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其他服务范围包括合同审查、劳动人事、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利用等。收费标准为基本顾问费加上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如遭遇不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