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成立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是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并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并在其中载明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来载明合同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保险人审核投保人填写的投保单后,并在投保单上签章表示同意承保,即意味着保险合同成立。然而,保险合同的成立并不一定意味着保险责任的开始。
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条款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一般合同一经成立即生效,双方便开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然而,保险合同通常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生效的合同,只有当事人的行为符合所附条件或达到所附期限时,保险合同才生效。
例如,保险合同订立时约定保险费交纳后合同才开始生效。因此,虽然保险合同已经成立,但要等到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后才能生效。在我国保险实践中,普遍推行的“零时起保制”意味着保险合同的生效时间是在合同成立的次日零时或约定的未来某一日的零时。
交叉要约的效力问题。在合同法中,交叉要约只是双方进行要约和承诺的方式之一,不能单独作为合同成立的依据。双方在此情况下都有撤回、撤销要约或拒绝承诺的权利。因此,合同成立仍需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将已出租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时的注意事项。抵押人需书面告知承租人关于抵押事宜,无需承租人同意。抵押合同成立后,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可以对抗第三人。即使抵押财产被处置,原租赁合同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