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额货币(含我行开具的存单或全额保证金担保);
(2)工、农、中、建、交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外资银行国内分行承兑和总行已授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额度内承兑的全额银行承兑汇票;
(3)已办妥法律手续的全额国债(我行承销的凭证式、记账式国债,实物券必须质押在我行);
(4)与我行签约的保险公司所签发、经我行认可的可质押的寿险保单正本原件。
“货权通”可接受的质押货物应具备:
(1)所有权明确,出质人对拟质押货物拥有完全所有权;
(2)无形损耗小,不易变质,易于长期保管;
(3)市场价格透明,稳定,波动小;
(4)适应用途广,易变现,进口或销售无需批文或手册;
(4)规格明确,便于计量;
(5)仓单项下货物必须办理以我行为第一受益人的财产保险。
《担保法》第69条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物灭失或者毁损的,质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致使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
第73条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出质财产。
债权质设定的目的和要求。质权设定的主要目的是公示质权事实,以保护第三方免受不利后果。只有经过公示程序,质权才能确立。权利质设定的公示方式是通过交付法定物的要素之证书来生效。质权人占有债权凭证后,除债务清偿外,不得擅自处置,这使得出质人难以实现某些行为
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范围和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两个方面。被担保的主债权包括债权本金、利息等,质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对于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文章阐述了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分别受到的约束,以保障质权人的利益为主旨。此外,还讨论了诉
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转让问题、清收与使用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转让问题上,应收账款在质押后一般不得转让,出质人如欲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在清收与使用问题上,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应优先用于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在管理问题上,出质人应履行对
股权质押权的行使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质权人行使股权质押权并非必须通过法院审理,可通过协商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未获清偿,质权人可采取质物折价、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若所得价款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出质人;若不足,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