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征收房屋的过程中,安置房和商品房拆迁补偿是两种不同的补偿方式。虽然两者都是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但补偿的标准和方式存在差异。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这些补偿项目在安置房和商品房拆迁补偿中都是相同的。
安置房和商品房拆迁补偿的主要差异在于补偿标准的确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具体而言,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而在商品房拆迁补偿中,补偿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的补偿标准可能由当地政府根据市场价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被征收人的合理利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
无论是安置房还是商品房拆迁补偿,其拆迁流程都是相似的。根据实际情况,城乡房屋拆迁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布拟征地公告:由市县级国土部门在拟被征地村集体范围内发布拟征地公告。
2. 征询拟被征地人意见:市县级国土部门会同拟被征地所在的乡镇政府,征询拟被征地村民对拟征地公告的内容意见。
3. 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调查登记:市县级国土部门与拟被征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对拟被征土地的信息进行调查登记。
4. 拟订“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市县级国土部门按照审批机关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并将材料上报给有审批权的机关进行审批。
5. 发布征地公告:征用土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政府或国务院征地批准文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的村集体范围内对征地批文的内容进行公告。
6. 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县市级国土部门根据省政府或国务院批准的征地方案,在征地公告发布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7. 上报审批补偿安置方案:县市级国土部门将草拟的补偿安置方案和听证会上各方发表的意见逐一上报给本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批。
8. 土地补偿登记:被征地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明到公告规定的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9. 落实补偿安置后交付土地:政府机关按照规定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后,被征收人应当按期将土地交付。
综上所述,安置房和商品房拆迁补偿在补偿标准上存在差异,但拆迁流程基本相似。在进行拆迁补偿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拆迁产权调换的法律术语解析,包括定义、特点、标准和注意事项。拆迁产权调换是以实物形态体现征收人对被征收人的补偿,居住房屋和非居住房屋均可采用此方法。被拆迁人可以选择产权置换或货币补偿,但不能同时享有两者。安置房面积和价格有明确规定,需注意产权调换是一
 
	
	   房屋征收中的不同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形式,包括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结合型补偿则结合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市
 
	
	   拆迁房的货币补偿标准,包括计算方式和各种补偿费用。补偿金额根据房屋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涉及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如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和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等,也有详细的说明。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