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什么责任
时间:2024-06-1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是可以发包给村民承包的,村民承包土地要签订承包合同,取得土地的经营权,而经营权是可以流转给他人的,那么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哪些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责任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侵害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侵权行为。侵权人根据侵权情形需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发包方若有以下行为之一,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干涉承包方权益
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违反法定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
二、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
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转让或流转
三、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
强制承包方放弃或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
四、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
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
五、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
抵顶欠款
六、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剥夺、侵害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七、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作为遗产继承
一些学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全不能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不产生继承问题。主要理由如下: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标的是农地,其所有权属于国家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人对农地不享有所有权,农地不是承包人的私有财产,因此不存在继承问题。2. 承包合同关系不可继承。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是一种承包合同关系。这种承包合同关系因承包方死亡而终止,不涉及继承问题。3. 土地承包权是基于承包合同产生的经营管理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利,不属于财产继承范围,因此不能继承。4. 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多以家庭名义进行,承包权为家庭成员共同享有。家庭中的个别成员(通常是长辈)死亡并不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条款。发包方也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如果发包方违反合同,承包方可以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保障承包关系的稳定性。另一些学者认为,农地具有强烈的社会保障功能。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为解决无地人口的土地问题,缓解人地矛盾,体现社会公平,对于承包人死亡或承包经营的家庭消失的情况,其承包地不允许继承,应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并严格用于解决人地矛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强调严格保护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家庭成员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分割时需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为原则,同时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
如何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
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时需确保数据编号与土地登记表一致,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包括土地使用者名称、用途等详细内容。办理需提供房改房、商品房等相关资料。国有土地使用证对房地产物权完整性、转让中的法律效力和房地产价
-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遵循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不予受理;在纠纷解决前,土地要保持现状;重视双方协议,但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考虑双方意见协调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的情况;土地纠纷处理需秉持法律为基础、兼顾各
-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及取得方式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包括在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设立的情况。国家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土地出让、划拨、征收和承包等方式取得,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通过村民委员会批准、村民大会决议和村民个人自愿等方式取得。
-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
衡水土地使用税税率的计算方法
-
土地使用权变更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