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拆迁安置协议审批的时限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来说,拆迁协议书上会规定付款时间。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要求及时付款,否则可能无法进行拆迁。拆迁补偿款的支付时间一般在拆迁补偿协议签字后,根据协议约定的时间进行。拆迁补偿款的支付应在搬迁之后进行,即先补偿后搬迁。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先进行补偿,然后进行搬迁。被征收人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进行补偿后,应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在签订拆迁协议时,必须确保与我们签订合同的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拆迁人,否则合同的签订可能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例如,拆迁指挥部、拆迁办公室等机构并不具备法人资格,一旦拆迁结束就会撤销,难以追究法律责任。
很多被拆迁人都是第一次经历拆迁,对于合同细节的约定缺乏经验,常常导致合同内容不明确,从而在履行过程中产生麻烦。拆迁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以下重要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拆迁人承诺的补偿条件,尤其是在合同条款中的补偿条件,基本上都能够实现。然而,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我们在签订合同时也应提前预防,并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督促拆迁人履行合同。
在拆迁协议中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以确保双方在履行过程中能够按照约定进行。
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是否存在对我们不利或不公平的条款。例如,是否设置了拆迁人付款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否模糊或难以实现。一旦出现这样的条款,就需要注意,拆迁人可能通过这些条款延迟付款时间。由于大型企业的拆迁涉及的补偿金额较高,可能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延迟付款几个月所产生的利息也是相当可观的。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应对房屋拆迁纠纷的不同处理方式。首先,当拆迁双方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如不满裁决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其次,在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若采取仲裁方式,需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
村委会盖章的拆迁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协议内容、村委会权限、签订程序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店面拆迁租客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这取决于租赁合同、租客投入、拆迁政策等。另外,还提及了房屋征收补偿服务中心的待遇情况,包括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
当政府不履行房屋拆迁协议时,被拆迁者可以采取的措施。被拆迁者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或协商解决方案来应对。在签署拆迁协议过程中,被拆迁者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范,包括采用标准化协议文本、明确关键内容、及时备案和办理公证等。若政府违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