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纠纷案
案情介绍:
李某某系某村村民,2006年李某所在的村委进行拆迁,2006年5月份李某与村委签订了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约定李某拆除自有房屋,村委给予商品房一套,由村委给办理房产证,费用由李某承担,并约定了逾期办理房产证的违约金。协议签订后,李某将房屋交由村委进行拆迁,但村委一直未将建好的商品房交由李某,李某于2012年10月份来所办理了委托手续,委托代理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村委交付商品房,支付逾期办理房产证的违约金。
案情分析:
李某与村委的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在开庭审理中,被告辩称,李某所述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未经全体村民会议和村民议事会通过,违反了村民组织法,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关于原告主张的违约金,因原告办理的房产证及土地使用权证是集体办理的,现在全体村民均未办理房产证及土地使用权证的情况下,村委不应承担违约金。庭审中,我方除了提供拆迁补偿协议书原件外,还由当时的村书记张某某及村委付书记李某某出庭作证,当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该协议,被告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判决结果:一被告村委交付原告商品房一套
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六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应对房屋拆迁纠纷的不同处理方式。首先,当拆迁双方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如不满裁决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其次,在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若采取仲裁方式,需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
村委会盖章的拆迁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协议内容、村委会权限、签订程序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店面拆迁租客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这取决于租赁合同、租客投入、拆迁政策等。另外,还提及了房屋征收补偿服务中心的待遇情况,包括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
当政府不履行房屋拆迁协议时,被拆迁者可以采取的措施。被拆迁者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或协商解决方案来应对。在签署拆迁协议过程中,被拆迁者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范,包括采用标准化协议文本、明确关键内容、及时备案和办理公证等。若政府违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