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方是否可以进行强拆
时间:2024-11-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时,征收部门要按法定的程序进行征收,首先要给予被征收人经济补偿后才能拆迁,不能对被拆迁人进行暴力的拆迁,那么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方可不可以进行强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方是否可以进行强拆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房屋征收的过程中,征收部门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进行强制拆迁房屋的。例如,在被拆迁人不履行征收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征收部门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强制拆迁。
补偿协议的订立和履行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上,可以订立补偿协议。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强制执行程序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并且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强制拆迁前的程序
在进行强制拆迁前,有一些程序必须要遵循。首先,必须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裁决的申请,并且该裁决已经生效,才有可能进行行政强制拆迁。其次,强制拆迁前必须先进行调解。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受理裁决申请后,应进行调解。调解是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作出裁决前的必要程序。在调解中,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且对当事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当采纳。如果拆迁当事人拒绝调解,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依法作出裁决。再次,强制拆迁前需要召开两次听证会。第一次是在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户数较多或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受理裁决申请前应当进行听证。第二次是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应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之前,还必须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后,方可向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
拆迁维权时是否需要律师的参与
拆迁维权过程中律师参与的重要性。虽然被拆迁人没有强制要求请律师维权,但律师的参与有助于维护被拆迁人的利益。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可以从事多种法律服务,包括参与拆迁维权相关的法律事务。同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了市、县
-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包括通过上诉来维护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证明拆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无法证明,则强拆行为违法。投诉人持有土地使用权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可向法院起诉。如主持拆迁的领导无法说明拆迁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政府或上级部门应追究相关人
-
棚户区改造的法律规定
棚户区改造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详细规定,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举报机制。改造旨在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过程中应依法进行,保障被征收人的权益。
-
导读
-
征地拆迁费用属于地勘费用吗
-
违法征地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