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时,需要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所谓的“变更”是指以下情况:承包户之间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因其他方式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立、合并;或者部分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丧失;或者错误填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转让是指承包方在具备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经申请并得到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转让方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是一种彻底的产权交易行为,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丧失。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登记。需要注意的是,转让只能发生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
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承包经营土地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转让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原承包方)承担责任。转包双方根据现时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签订转包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转包期限由双方协商,但最长不能超出承包方所取得使用权的剩余期限。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关系并不解除。
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出于各自需要或方便耕种管理的目的,通过自愿平等协商,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互换后,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可由原承包者承担,也可随互换而转移,但如果转移则需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登记。互换这种流转方式对改变地块零碎、实现土地归并具有明显的意义,有利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土地整理和规模化经营。互换也是一种彻底的产权交易行为,其流转操作规程与转让方式基本一致。
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承包方按股份红利分配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愿入股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同时,由于这种联合以自愿互利为基础,所以更容易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在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这种方式可以使农民获得土地资本和劳动服务的双重收入,能有效激励农户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户收入。
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包括个人、集体、企业或其他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人向承租人收取租金。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人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出租人(承包方)承担责任。在出租引起的各主体关系中,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属于用益物权关系;承包方(也即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存在租赁关系,属于债权关系。由于租赁权属于债权,所以租赁方不能将所租赁耕地的使用权进行转租,除非经过出租方同意或合同中有相关的许可约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继承、代耕等也属于农用地流转的范畴,但这几种方式比较特殊,其中抵押方式受到法律的限制。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中国土地承包合同中除斥期间的相关规定。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但规定了承包期限。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需经特别批准方可延长。
土地互换纠纷的判定问题,指出发生争议应按照法律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同时,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合同要求,强调互换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合法方式。文章还讨论了互换土地行为的效力和承包期内的土地要回权。
单方变更和解除合同存在的问题,涉及发包方和承包方两个方面。承包方可能出现合同主体变更、改变土地使用用途、改变承包性质或建房、承包改租赁及未交纳承包费等问题。发包方则可能受某些因素影响单方干涉承包方经营自主权,或在市场行情变化时单方收回土地或以高额承包
村委会未经村民同意承包矿产资源的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取得必须依法申请并获得批准。未经村民同意,村委会的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若合同被确认无效,应返还财产或进行补偿,过错方需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