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4-04-1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农村土地使用权通常采取承包制。那么,土地承包究竟是什么?其程序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土地承包及其程序的法律规定
土地承包的定义和方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的规定,土地承包是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采用家庭承包方式对农村土地进行经营。对于不适宜采用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淮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发生变化,承包地不得买卖。
土地承包的程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 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进行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二) 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承包方案,并公布给相关方。(三) 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对承包方案进行讨论,并最终通过承包方案。(四)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在公开的条件下,组织实施承包方案。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五) 签订承包合同:在完成上述程序后,承包方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上述程序,农村土地的承包工作得以合法有效地进行,确保了土地承包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原文来源:https://example.com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机动地的定义和作用
机动地的定义、作用以及管理问题。机动地是土地承包过程中为解决人地矛盾和减少承包地调整次数而保留的土地形式,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招标承包经营。但机动地管理存在混乱,存在的问题包括机动地预留面积过大、发包不公平等。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机动地的本质作用缺乏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主体、法律保护、特征以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其特征在于其客体是特定的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期限由合同约定,且其性质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新型物权。
-
土地权属变动及其登记手续
土地权属变动及其登记手续的重要性。在土地权属变动后,必须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否则不发生权利变动的效果。案例分析了一宗土地调换协议纠纷,因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法院判决协议虽有效但未实现土地互换,被告需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引述了相关规定并给出建议,当
-
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
关于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确认需要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登记造册和核发证书。同时,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土地权属和用途的改变需要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
民法典是否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期限?
-
农村承包地纠纷属于侵权责任吗
-
农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