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 > 统计法实施条例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统计法实施条例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时间:2020-07-2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5770
统计这个词看起来很枯燥,一提到统计可能大家都会联想到一大堆数字。是的统计与数字相关,与我们的生活也密切相关。自2018年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开始实施。条例涉及夯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大量违法行为,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带您了解了解。

为全面有效贯彻执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一步保障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从源头上规范统计调查活动。

开展统计调查活动既要满足国家宏观决策对统计资料的需求,又要切实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提高统计调查的有效性和质量。为兼顾好两方面的利益,条例从五个方面作了规定,包括夯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严格要求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明确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和备案的程序、条件和时限,以及明确国家统计标准的地位等。

二是加强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

为加强对统计数据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条例对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作了专章规定,对统计调查对象的报送义务和统计调查组织实施机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明确统计资料公布的主体、权限及要求。

包括:区分不同统计资料,明确公布主体及权限;为避免因简单对比统计数据产生误解,规定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布主要统计指标涵义;公布统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外提供,不得利用尚未公布的统计资料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四是强化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条例列举了对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具体情形和统计造假行为的典型做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例如,大面积发生或者连续发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发现统计数据严重失实不予纠正的,对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侵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或者采用下发文件、会议布置以及其他方式授意、指使、强令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相关标签: 施行是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审计单位转移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处罚

    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转移财务收支相关资料的处罚问题。被审计单位若违规转移、隐匿、篡改或毁弃财务资料,审计机关将提出处分建议。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纳税申报违规的处罚及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内容。审计机关在对建设项目审计时会

  •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新条例下审计监督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并明确不事先通知的直接审计情形。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还加强对审

  • 重新征地合法性问题的分析

    征地合法性问题的关键内容。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定,如果地方政府在取得征地批文后的两年内未进行拆迁安置等实施行为,该批文将失效。强调了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保障土地合法性的必要性。

  • 最新财产保全期限规定

    最新施行的《民诉法新司法解释》中关于财产保全期限的规定。新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期限进行了全面修订,延长了存款冻结、动产查封和不动产查封等期限,并与审理期限相匹配。同时,取消了续行保全期限的限制性规定,并明确了审理程序中财产保全期限的规定,保障了当事人的

  •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 新条例增强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