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是债务关系中要求债务人实施或不实施特定行为的权利人,是债务人的对称主体。
保证人是对特定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在债务担保方面,保证人是指具备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组织或个人。保证人对出票人、背书人和承兑人作出保证行为,并与债务人承担相同责任。国家机关、公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一般不得担任保证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1. 债权人既是主债权的权利人,也是保证债权的权利人。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前提是主债务人未能履行到期债务且保证债务已到清偿期。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时,必须明确提出要求。如果债权人仅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债务,而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保证债务并不自动视为已到清偿期。
2. 债权人对保证人行使请求权时,根据不同的保证方式有所差别。在一般保证中,由于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必须先向债务人的财产提起强制执行,只有在强制执行无法清偿主债权时,才能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在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期间,债权人不能将自己与保证人之间的债务与保证债务相抵销。而在连带保证中,由于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可以向主债务人或保证人主张债务清偿。
此外,如果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但保证人无法实际履行,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以及疫情期间房贷延期的问题。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疫情期间,房贷延期时间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并支付可能的逾期利息。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在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