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用途不符保证人能否脱保
时间:2023-10-27 浏览:5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进行借款时,一般是需要签订合同的。而且需要有他人来进行保证,签订担保合同。保证人需要在其进行担保期间承担一些责任,那么借款用途不符保证人能否脱保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款用途不符保证人能否脱保
一、违背真实意思的贷款人应确认保证担保无效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如果贷款人明知借款人改变贷款用途仍然发放贷款,就违背了保证人提供保证时的真实意思。因此,应确认保证担保无效。
二、不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描述并不一定导致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即使借款人的实际用途与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不符,也不一定会导致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三、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借款人实际改变借款用途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保证人和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了借款人可以实际改变借款用途,那么保证人就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为了维护保证人的预期利益,保证人可以与债权人约定只在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这样做的目的是监督借款人按照约定使用借款,确保资金的合法合理用途,并有效降低保证人的责任。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免除保证责任:
(一) 债务人经债权人许可转让债务,未经保证人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共同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二) 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四)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五)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六) 担保合同无效,保证人不存在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人与担保人的责任分割问题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
-
保证人死亡后的保证合同效力问题
债务人和保证人去世后,保证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继承人的责任。通过案例分析,刘备向孙权借款,关羽作为保证人意外去世,其遗产继承人关-兴是否需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本质上以信誉为担保,即使保证人去世,其信誉仍然存在,应继续对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结合法律规定
-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
-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
借款中保证人法律责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