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1条和《民法通则》第89条的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责任的承担时间不影响追偿权的成立,即使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或届满后,保证人仍然享有追偿权。然而,如果保证人只是使债务人免除债务或以其他方式消除债务,保证人将无追偿权。
保证人行使追偿权时,应当在保证责任范围内进行。如果保证人清偿了部分债务,使部分债务消灭,那么保证人只能就所清偿部分享有追偿权。如果保证人清偿了全部债务,使全部债务消灭,那么保证人就享有追偿全部债务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保证人应在清偿债务后行使追偿权。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保证人可以预先行使追偿权。根据《担保法》第32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债权人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以参与破产财产分配,并预先行使追偿权。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应及时通知债务人。如果保证人怠于通知,导致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保证人将无法行使追偿权,只能要求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此外,保证人还可以向债权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享有债务人所享有的抗辩权。如果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未行使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而超过了债务人应承担的债务范围进行清偿,或者支付了不必要的费用,导致债务范围扩大,那么保证人将失去追偿权,债务人有权对保证人提出抗辩。
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范围包括:主债务及其利息、债务逾期履行的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承担保证责任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如运费、诉讼费用等)、保证人清偿之日起的本金利息以及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害等。
对于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共同保证人,他们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要求其他共同保证人清偿其应承担的份额。债务人无法追偿的部分应由各共同保证人按照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如果没有约定,则平均分担。如果共同保证人之间约定各自承担的份额与债权人对抗,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保证人行使追偿权也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如果保证人在向债务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两年内未行使追偿权,并且没有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情况,保证人将无法再以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
我国法律关于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详细介绍了担保人在担保责任失效时间方面的法律规定。文章还介绍了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的不同情形,包括提供可供执行财产情况、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以及主合同变动等。同时指出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变更主合同内容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