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1条和《民法通则》第89条的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责任的承担时间不影响追偿权的成立,即使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或届满后,保证人仍然享有追偿权。然而,如果保证人只是使债务人免除债务或以其他方式消除债务,保证人将无追偿权。
保证人行使追偿权时,应当在保证责任范围内进行。如果保证人清偿了部分债务,使部分债务消灭,那么保证人只能就所清偿部分享有追偿权。如果保证人清偿了全部债务,使全部债务消灭,那么保证人就享有追偿全部债务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保证人应在清偿债务后行使追偿权。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保证人可以预先行使追偿权。根据《担保法》第32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债权人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以参与破产财产分配,并预先行使追偿权。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应及时通知债务人。如果保证人怠于通知,导致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保证人将无法行使追偿权,只能要求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此外,保证人还可以向债权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享有债务人所享有的抗辩权。如果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未行使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而超过了债务人应承担的债务范围进行清偿,或者支付了不必要的费用,导致债务范围扩大,那么保证人将失去追偿权,债务人有权对保证人提出抗辩。
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范围包括:主债务及其利息、债务逾期履行的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承担保证责任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如运费、诉讼费用等)、保证人清偿之日起的本金利息以及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害等。
对于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共同保证人,他们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要求其他共同保证人清偿其应承担的份额。债务人无法追偿的部分应由各共同保证人按照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如果没有约定,则平均分担。如果共同保证人之间约定各自承担的份额与债权人对抗,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保证人行使追偿权也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如果保证人在向债务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两年内未行使追偿权,并且没有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情况,保证人将无法再以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以及疫情期间房贷延期的问题。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疫情期间,房贷延期时间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并支付可能的逾期利息。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在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