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证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保证人是指与债权人约定,为主合同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其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保证合同是主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是由债权人和保证人来订立的,而不是债务人和保证人,因为保证人的保证义务对象是债权人,设定保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债务人不履行债务造成债权人的损失无可救济,从而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保证是一种人的担保,它以人的信誉和财产来提供担保,相对来说,保证这种担保方式的风险就比较大。
但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区别对待。保证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这就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保证是一种单方的、义务性的合同,是代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如果公民不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又如何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绝对不能担任保证人的,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上法律均不予认可。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保证人与他人订立保证合同的,可以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来处理,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保证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因为“行为能力限制制度在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静态安全的同时维护了交易安全,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而《担保法》中应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担任保证人为前提。
二、哪些人不能成为保证人
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问题。在一般保证中,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同样适用此规定。此外,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法院确定涉及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的情形。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
民间借贷中多个连带共同保证人的责任认定问题。在担保法规定下,多个当事人对同一债务提供连带保证时需共同承担担保责任。文中提到了保证合同的约定、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不可撤销保证的性质以及保证人的连带共同担保责任。各担保人需按约承担连带共同担保责任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