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的权利证明效力表现为,对于持票人(也就是最后被背书人)而言,如果他所持有的票据上的背书是连续的,那么可以推定他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他无需提供额外证据即可行使票据权利。对于票据债务人而言,在向连续背书的持票人清偿票款时,无需要求持票人提供证明,只要债务人是善意的,即使该持票人并非真正的权利人,债务人也不需要承担付款责任,无需再向真正的权利人付款。
对于善意取得人而言,只要他是善意地(无恶意或无重大过失)从连续背书的持票人那里按照背书方式取得票据,即使该背书人并非权利人而背书无效,他仍然可以获得票据权利。
最后,如果票据债务人主张连续背书的持票人并非真正的权利人,则应承担举证责任。对于背书不连续的持票人,票据债务人应拒绝付款,除非该持票人能提供确切证据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权利人,否则付款人将自行承担对该持票人的付款责任。
背书是背书人以移转权利为目的而进行的票据行为。背书有效成立后,背书人将票据上的所有权利,包括对付款人的付款请求权,对前手的追索权以及对票据保证人的权利等,都转移给被背书人,即被背书人取代背书人成为票据上的权利人。这种权利移转效力是背书的最基本效力。
在没有相反记载的情况下,背书人对其后手,包括直接后手和其他所有后手,应承担按照汇票文义进行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当持票人(即背书人的后手)无法获得承兑或付款时,可以向背书人行使追索权。这种担保承兑和付款的效力源于法律的规定,除非法律允许背书人在背书时记载免除担保的文句,否则对于背书人来说,这种责任是绝对的。
公示催告程序的流程。持票人如遇到票据丢失或被盗,可向基层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人需递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票据主要信息和申请理由。法院受理后将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催促相关人员申报权利。公示催告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无效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
银行汇票背书的定义和分类。背书是转让票据权利的方式,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其中非转让背书包括委任背书和设质背书;转让背书则分为一般转让背书和特殊转让背书。此外,还介绍了不得背书转让的汇票情况,包括汇票被拒绝承兑、见票即付的汇票已被拒绝付款和超过付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