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动产质押业务是指企业将动产作为质押物存放在银行认可的仓库中,并在银行监控下流动,以此为基础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方式。
动产质押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一、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动产质押业务中的质押物种类多样,可以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从而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
二、有利于企业存货资产和资金周转
在质押期限内,质押物可以被替换使用,即企业可以用银行认可的新质押物或保证金来置换原质押物,从而满足企业存货和资金的正常周转需求。业务受理客户可以向开办该业务银行所属的任一支行提出动产质押业务申请。
动产质押业务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质押物和质押物存放仓库的认定
1、确认客户拟作为质押物的物资是否符合银行要求的品种范围。
2、确认客户物资存放仓库是否为第三方仓库。根据要求,企业作为质押物的物资不应存放在该企业的自管库,而应存放在与该企业无关联关系的第三方仓库。
3、对仓库的硬件条件和仓储经营管理的资质进行综合考评认定。
4、经认定后,质押物和质押物存放仓库方可进入授信申报程序。
二、授信申报
客户向经办行提供相关资料,并将拟定的质押物的品种和规格报送至经办行,以便银行对拟定的质押物进行评估。经办行收齐资料后按程序报批。
三、放款流程
1、办理公证。项目审批后,客户经理通知企业在银行指定的公证处办理整套合同的公证。
2、质押物验收。动产监管中心安排监管公司及支行客户经理对质押物进行现场清点验收,即进入监管程序。
3、质押物权属及相关单据审核。审核质押物的购销合同、发票、质保书等。
4、办理保险。质押物验收后,银行协助企业办理质押物保险事项。
5、办理出款手续。
动产质押业务的特点及其操作流程。动产质押业务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允许多种质押物,并有利于企业存货资产和资金周转。操作流程包括质押物和仓库的认定、授信申报和放款流程。在授信申报中,银行会对质押物进行评估,放款流程包括办理公证、质押物验收、审核权属单据、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描述、担保的范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等。文章还介绍了质押的类型、质权的定义和担保效力,以及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的责任和处理方式。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存续期间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
动产质押的定义、作用以及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动产质押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质押物选择、市场价格风险和客户信誉问题等风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质物的分类、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权的种类。
债务人在存在多个债权的情况下,哪些债务具有优先受偿权的问题。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提供不动产、动产抵押或质押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但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抵押或质押财产实现优先受偿需依据法律进行。同时,债权到期的先后顺序与优先受偿无关,是否具备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