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下财产不得作为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质押和抵押是两种不同的担保方式,其主要区别如下: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并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的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物: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
质权人:享有质押财产的权利。
质押合同:质押合同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的内容包括质物的名称、数量、所在地、权属、质押范围等。
质押登记:质押合同生效后,应当办理质押登记,质押登记受理机关应当是质物的管理机关。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特定财产的占有,并将该财产作为对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抵押物: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抵押品。
抵押权人:享有抵押财产的权利。
抵押合同:抵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被担保的主债务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所在地、权属、抵押范围等。
抵押登记:抵押担保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抵押登记受理机关应当是该财产的管理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的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以下权利可以作为质押: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质押的其他财产权利。
根据规定,质押的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质权设立,如果没有权利凭证,则需要办理质押登记。具体的质押规定根据法律的其他规定执行。
股权质押的变更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股权质押是《担保法》规定的债权担保形式之一,质押期间未经质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股份。法院可处置质押股份进行变更登记,拍卖或变卖价款优先偿还质押权人债权。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同股权质押物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质押登记,质
银行对质押股权的处理方式,包括根据《担保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处理质权的有效期限、股权质押的办理流程以及质押财产的处理方式。银行可以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处置质押的股权,清偿债务。在办理股权质押时需注意股东同意、股份无瑕疵、质押标的物限制等规定。在债务
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继续实施,每亩补助1500元,其中1200元来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00元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退耕还草每亩补助1000元,其中850元来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元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16年开始,国家将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
财政补助资金不能用于担保,因而财政专项资金不可以质押。该财产称之为抵押物,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之为抵押人,债权人称之为抵押权人。法定的无论是否约定必须依照规定;法律允许当事人约定的,可以协商解决。抵押物必须是可以转让的抵押人所有的财产,凡是法律规定禁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