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法院对房屋所有人以自己名义起诉主张权利时,往往因其不是协议一方当事人而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导致房屋所有权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保护。然而,根据法理,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是一种社会活动,其中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是这一法律关系的主体。同时,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人对其所有权的享有是排他的,因此,对房屋的处分只能由房屋所有权人行使,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处分。房屋拆迁实质上是拆迁人将被拆迁人的房屋折价购买,是一种民事行为,应由房屋所有权人和拆迁人协商一致达成协议。集体经济组织与征地单位签订协议的行为,只能认定为一种代理行为,如无房屋所有人授权,其签订的协议应为无效。因此,房屋所有权人以自己名义就拆迁补偿协议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在当前现实中,拆迁人为了使拆迁顺利进行,往往借助政府权力,将补偿的事宜交给政府处理,关于补偿费的支付也由政府代付。一旦发生纠纷,也存在诉讼主体的确定问题。在此情况下,应区分不同情况。如果拆迁单位将补偿款已支付给政府,此时政府就应履行代付补偿款的义务,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被拆迁人可以将政府作为被告提起诉讼。如果拆迁单位未按拆迁补偿协议将补偿费支付给被拆迁人,也未支付给政府,被拆迁人可以将拆迁人作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拆迁协议是政府与被拆迁人签订的,被拆迁人则可以将政府作为被告,以拆迁人为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
处理房屋质量纠纷的两种方式。首先,在保修期内,购房者发现房屋存在一般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维修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其次,若房屋主体结构存在问题,购房者需向质量监督单位申请检查并取得不合格证书,再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赔偿损失。
土地权属争议的定义及其分类,包括国有用地与农民集体之间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多类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权属争议调处平台和联动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争议调处工作的前期预防和排查,并注重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等措施来解决土地权属争议。
处方药销售给吸毒人员的法律问题,包括贩卖毒品罪的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未成年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是毒品进行贩卖;客观方面指有偿转让或以贩卖为目的非法收购毒品;客体是毒品,包括多种药物和毒品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