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的标的价值是可以确定的,并且在发生保险事故后,赔偿额度也是可以确定的。因此,财产保险适用补偿原则,保险人赔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受到的损失。保险人在进行赔偿后,就在赔偿限额内取得了对该保险标的的权利,因为财产权利是可以转移的。
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者身体,是无法确定其价值的。人身保险适用定额保险原则,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金额,但这一金额并不代表被保险人的价值,只是双方约定的一个金额。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人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进行赔偿。
与财产不同,人的生命或者身体是不可能发生权利转移的。因此,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即人身保险的保险人不享有代位求偿权。
虽然人身无价,但是因为意外和健康保险产生损失则是可以计算的。保险制度的核心魅力在于,客户因为保险事故损失得到最大程度弥补,而不是因为保险事故而受益。否则就违背保险的规律,曲解保险功能,制造道德风险。
我国法律已经允许财产保险公司可以经营意外以及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实践中,财产保险公司经常将意外和健康保险与其他财产保险业务结合销售,赋予意外和健康保险保险代位求偿权。保险代位求偿权有利于业务经营便利性和客户正确理解。
现阶段,制约我国意外和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并不是客户发生保险事故后,能否从侵权人和保险公司同时得到赔偿的问题,而是百姓购买意外和健康保险的普及面、保险公司理赔便利性、产品的价格问题以及产品等待期、免赔条款和除外责任问题。如果实行保险代位求赔偿制度,则将使意外和健康保险产品价格更低、保险公司理赔速度更快、保险产品更适合客户要求(等待期更短、除外责任更严格、赔护比例更高)、客户购买保险意愿更强。
实行保险代位求偿权,能更好制止侵权行为。因为侵权行为,客户产生意外和健康损失时,由于个人精力、能力等原因,特别是侵权人又处在相对强势时,客户往往无法有效地向侵权人索赔,而且一旦从保险公司得到充足赔偿后,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就更为懈怠了。相反,保险公司则有充足的能力(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拥有代位求偿权,能有效地向侵权人提出求偿要求。这样,客观上提高侵权人侵权成本,并有效地制止侵权冲动,有助于扶善惩恶,纯正社会风气。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情况下,有权向致害人追偿。具体情形包括: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驾驶、被保险机动车在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