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国有独资公司 > 国企改制可不可以随意反复

国企改制可不可以随意反复

时间:2024-09-05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9553
[案情]

某商场改制方案的审查与撤销

一、改制方案的审查与批复

某商场原为国有商业企业,隶属市商务局。1998年,该商场计划进行股份合作制改制,经商务局同意并得到国资局批准立项后,某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资产进行了评估,国资局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审验确认。市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于1998年7月批复,同意某商场按照“零资产出售”方式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募集股本总额31万元,以购买原企业产权。股东王某出资16万元,占股本总额的51%,并担任法定代表人。199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深化商业流通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根据商务局的报告,同意将某商场改组为经营者个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并明确其私有性质。

二、问题的发现与审计结果确认

2001年2月,其他股东向市政府反映王某在改制时隐瞒滞留国有资产等问题。市政府随即责成审计局等部门进行查处,审计局出具审计报告,确认该商场存有国有净资产220余万元。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也确认,在改制时未评估国有资产计129万余元,其他存留国有资产91万元。国资局对该结果予以确认。

三、改制方案的撤销与工商登记的吊销

根据商务局的申请,领导小组于2002年3月8日作出《关于撤销某商场改制方案批复的通知》,认为该商场在改制时故意隐瞒和滞留的国有资产达220余万元,因此改制不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企业改制的规定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根据该通知的决定,一是撤销对某商场改制的两个批复,恢复其国有企业性质;二是市工商局依法撤销某商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注册登记并吊销营业执照。

四、行政复议申请与答复

王某对该通知不服,以市政府为被申请人,于2002年5月20日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决定。王某的理由是:首先,他并未故意隐瞒滞留国有资产,与事实不符;其次,对于保护国有资产,可以采取收回等方式,而不应撤销企业改制方案、恢复原企业性质;第三,决定工商局吊销商场营业执照不合法。被申请人答复:一是该通知属于政府机关内部公文往来,不具备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不可申请行政复议;二是市政府不应成为本案被申请人,如可申请复议,被申请人也应是领导小组。

五、行政复议决定与撤销通知

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领导小组是市政府设立的非常设机构,其发出的通知已影响了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以市政府为被申请人进行复议;对于某商场改制时故意隐瞒滞留国有资产220余万元的主要事实不清,责任认定不明;决定撤销某商场改制批复,恢复其原企业性质以及决定工商局依法撤销某商场的公司注册登记并吊销营业执照,缺乏法律依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省政府依法作出了撤销通知的决定,并责令被申请人对涉及的国有资产问题作出准确界定,依法妥善处理。

评析

1、该通知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虽然该通知是领导小组给商务局的行文,但其决定的事项及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是申请人,对申请人权利、义务产生重大影响,具备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申请人可以对此申请行政复议。

2、领导小组是市政府设立的非常设机构,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后果应当由设立它的市政府承担。因此,在本案中,应以市政府为被申请人。

3、政府不能仅凭隐瞒滞留国有资产为由,将已成为私营企业的某商场恢复其国有性质。对于企业存留的国有资产,应在公正审计后,确定其性质,分清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于企业存留的国有资产,应当依法收回。领导小组直接决定恢复国有性质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不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制度的概述及其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破产制度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企业改制重组中的破产逃债问题及其原因。破产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体现竞争机制,但一些企业利用破产逃避债务,损害国家和债权人的利益。其原因包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行政干预以及破产法律规定的漏洞。现行破产法存在对债权

  •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及时报告安全事故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强调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隐患,并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按严重程度分类处理

  • 一、国有独资企业法的修改权归属

    国有独资企业法的修改权归属以及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和条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对国有独资企业法进行修改。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包括改建和新建两种,设立条件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如符合主体人数条件、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等。同

  • 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纠纷的法律适用

    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纠纷主要依据企业章程并参考相关指导意见审理。关于企业改制纠纷,需区分民事纠纷种类并适用相应法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纠纷应优先适用相关专门法律。当公司章程与《公司法》条款不一致时,需

  • 公司逃避债务的方式
  • 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的制定主体和程序
  • 同一单位是否要满十年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